說話要有主次,表達講究順序(1 / 1)

說話要有主次,表達講究順序

在表達過程中,要想讓對方理解你的意思,就應明白先說什麼,後說什麼。這反映在邏輯表達中,就是要求說話有主次。

從美學上來講,有次序的事物更加具有美感,語言表達也是如此。有序、有節、邏輯分明、條理清楚的表達更容易令聽者產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更具有美感,從而更容易使對方接受自己表達的內容、傳遞的信息。

但我們平時說話很少注意到說話的順序,其實說話的順序不同,其所表達的意思也大相徑庭,甚至截然相反。

其實,一件事情或一些話能否清晰地被表達,搞清楚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很重要。如果不注意說話的主次,就很容易產生一些誤會。

一天,小童的媽媽正在家裏做飯,這時電話響了,電話裏傳來一個聲音:“您好,請問您是小童的媽媽吧?”

“嗯,請問……”小童媽媽有點擔心自己的孩子了。

“我是小童的班主任,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出遊,在過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小童……”電話裏的聲音這樣說道。

這時小童的媽媽心裏咯噔一下,以為小童出了什麼事,馬上掛了電話趕到了學校,一到學校才知道這原來是一場誤會。原來,小童在過馬路的時候撿到了一個錢包,並把錢包還給了失主,剛才班主任打電話是想告訴小童媽媽這個消息的。

在上麵的案例中,老師的表述方式不免讓小童的媽媽有些擔心。其實,老師應該把主要內容放在最開始的時候說,然後再詳細述說事情的經過。

表達是需要組織的,想要傳遞給聽者的中心思想會產生很多可以進行敘述的點。這些點對中心思想的支持力有大有小,需要逐個確定是否有必要敘述,其地位有輕有重,敘述上也需要有先有後。如此,這樣的語言才更有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