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些話,給你給我(1 / 1)

說實話,第一次在17k發表自己的處女作,雖然有激情,也有勇氣,但心中還是不免惶惶。就好像一個待業青年,在灰霾氤氳的城市一角的某個電線杆上,奮力揭下一張黑字粉底的“招聘男公關”,然後吃了兩個壯陽的韭菜盒子,打著嗝便匆匆上路了。

我把寫小說比成做鴨,把潔白無瑕的讀者比成東莞特殊消費群體,似乎顯得有些下裏巴人和粗俗。但從某種角度上講,寫小說,其實跟做鴨子也是一個道理,它們兩者都共有一些同樣關鍵字——“激情、活兒好、耐力好、有體力、有花樣、懂得節奏、知道深淺、洞察力強”。

表麵上看,寫小說的人風光無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實際上,關上電腦,最擔心的還是超市裏的方便麵是否打折。如果不是覺得自己“洞察力強”,如果不是覺得寫作能給自己帶來一種浪打浪的感覺,誰會吃飽了一天到晚蹲在椅子上,潛心培育屬於自己專業的在那幾個痔瘡呢?作家等於坐家,已經是不真的事實。在同等衛生條件下,痔瘡跟你的文字一定是成正比的。

所以,正因為自己喜歡寫,正因為受著我們偉大的“血酬”大大的精神指引,我才會奮發圖強,來17k碼碼字擺擺攤子。如果,您正好昂首闊步磕著瓜子從我簡易的攤子前路過,那麼,停下來,斜著看一眼,或者是“呸”個瓜子殼,我都會當是您對我作品的默默支持和厚愛了。

更進一步厚顏無恥地說,如果能有讀者不吝惜地給我打打雞血,撒撒花、送送票、搞搞收藏、蓋蓋大戳的話……(偶滴個娘誒,大家夥給摸摸,我是不是發燒了啊)

好吧,一顆種子撒下去,不知不覺中,它就賤賤地發芽了。寫小說,在我心裏,也是一顆這樣賤賤的種子。如果你撿到一本《十萬個為什麼》,其中裏麵就有一個“為什麼”問的是:為什麼我一定要跟做鴨一樣要來17k碼字呢?

對此,我沒有標準的答案,如果一定要有的話。我想,王小波有一段話寫得很好,也很霸氣。我今天摘錄出來,厚顏無恥地放在本文的最後辟邪,附帶與千千萬萬個**絲作家共勉。

“當然,如果硬要我用一句話直截了當地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是: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學才能,我應該做這件事。但是這句話正如一個嫌疑犯說自己沒有殺人一樣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罷。——王小波《我為什麼要寫作》”

——2014年4月4日,寫作第四天,毛邊咬手指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