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地方五千裏,西至黔中巫郡,東極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含汾陘之塞。山水交錯,碧流穿罅,峭壁淩空,林蔭幽蔽,莫不顯楚地浩然正氣之磅礴。
蒼梧山,又名九嶷山。位於楚地西南九嶷聖地,乃是德孝之源。蒼梧山地勢較高,層疊的雲霧從陸地上升騰而起,不停向著主峰飄去,最終彙聚在一起,環繞主峰,化成雲海,終年不散。站在峰頂,放眼一望,茫茫雲海中浮現著墨色的山峰,隻留最高的峰尖,像大海中的點點島嶼,千姿百態,宛如仙境。
傍晚時刻,丹紅色的夕陽,已經有一半淬入雲海中,雲中折射出一小片耀眼的金光,五彩紛披,燦若錦繡,那透出雲海的半片夕陽,依然散發著熱力和光芒,隻是越來越弱。
蒼梧山腳下,有一個小村莊,遠遠望去,屋舍儼然,一戶戶農家的煙囪裏已冒出了嫋嫋青煙,一縷縷隨風飄動,與山頂的雲海遙遙呼應,最終彙入雲海,將整個村莊籠罩起來。
村內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衣著悉如古人,黃發垂髫,於田中往來種作,怡然自樂。
村落周圍,有一小河環繞,清悠悠的,一眼就可以望見河底的細沙礫石,不時有魚兒穿梭於水草之中,水天交輝,景淡煙融。河邊有一群少年,嬉戲捕魚,好不歡樂。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處處呈現出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脫俗的畫麵。
這個小村落名叫墨家村,墨家世代定居於此,至今已有兩千餘年。
墨家,由墨子創辦。自古流傳,“世之顯學,非儒即墨。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翟,即墨子,自戰國時期,創辦墨家學派,提倡“尚賢尚同,兼愛非攻,兼以易別”,與孔子創辦的儒家學說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相互對立。儒墨之爭,自此開始。
時至西漢,漢武帝施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家不斷遭到打壓,墨家學說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自此以後,墨家族長,遵從先祖墨子的遺誌,舉家遷至楚地,定居於蒼梧山脈,從此不問世事,隱於世間。
蒼梧山脈,有一座陰陽五行大陣,乃是墨家祖師,墨子當年遊說天下之時發現。傳說此陣乃是上古有名的困殺之陣,可連接天地之力,擁有顛倒五行,逆轉陰陽之造化。變化多端,奇妙無窮。擅闖此陣者,必將迷失陣中,天降神雷,一陰一陽,交替劈落,天地萬物,皆可化為飛灰。
此陣處於蒼梧山深處,相傳上古時期,舜帝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墨家祖師墨子推測此陣很可能是舜帝陵的守護陣,遂窮盡墨家陣法之術破解陣法,進入墓室,找尋舜帝遺物,曆時半年,終破墓門,果然是舜帝陵。
帝陵外部,墓頂刻有“天道蒼生”四個大字,莫不透出一片莊嚴肅穆之氣,墓門左側立一石碑,石碑上刻著四句偈語。
三輕六重九難提,落三落六總為吉。
莫說算得無定準,一算即知息不息。
講的乃是先天命理測算之法,天下蒼生之命理命數,皆可依此法解之。
兩扇拱形青石墓門,墓門中央刻有兩道黑白陰陽魚,陰陽眼處不時閃爍流光,燦若星鬥。陰陽魚外刻有四象圖,鎮於外圍,古樸大氣。
墨子依陰陽五行之理,找到墓門機關所在之處,破解了墓門機關禁術,打開墓門,進入墓道,墓道由一塊塊三尺見方的青石板鋪設,平滑整齊,直通墓室。墓道內並未設有任何機關暗道,也彰顯了舜帝之仁厚。左側墓壁刻有舜帝耕曆山,陶河濱,漁雷澤等生平事跡。右側墓壁則刻有舜立陰陽,生四象,推五行,演化天道之象。
沿墓道行至深處的墓室,乃是大陣中心,陣眼乃是一上古羅盤,連接天地,引天地之力持續不斷的為大陣傳輸能量。陣眼之處陰陽之氣交彙,絞殺萬物,威力無窮。墨子鑽研數日,費盡心機,皆無法破解禁製,取下羅盤,又不敢強硬拿下,怕引動大陣。算之他與此物無緣,遂在陣外設機關迷陣,隱匿此處,外人不得接近。臨走之前利用機關奇術於墓穴門前,開辟出一片洞天,留於後世墨家弟子參詳。
墨子臨終之際,傳下《墨家圖鑒》,立言後世,墨家若日後有難,可遷居此處,守護舜帝陵,潛心修煉陣法奇術,並告誡後世子孫隻可在大陣外圍研習五行陣法,非陣法造詣大成者,不可進入大陣深處,以免引動大陣,造成非必要的傷亡。
《墨家圖鑒》共18卷,前九卷是術篇,後九卷為陣篇。術篇記載的是九大機關奇術,陣篇記載的是九大機關陣法。墨家機關奇術出神入化,練至極致甚至可賦予機關生命思維,無需人力即可自行催動,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墨家四大機關靈獸,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靈獸各有千秋,每一個都厲害無比。墨家陣法,更是驚天地泣鬼神,威力巨大,墨家集大成者,利用四大機關靈獸可布成四象機關陣法,殺伐天下,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