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險

沒有人能回答嚴謹安的問題,隆興帝神色極為陰鬱,此次遇險,是隆興帝一生中最恥辱的一次,他甚至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便不得不落荒而逃了。

嚴謹安沒有看到莊煜,心中不由一沉,難道莊煜已經遇難了?他想問,可是又不敢問出口,生怕自己的猜測得到驗證。這時隆興帝沉聲說道:“已經兩天了,也不知道煜兒的情形如何,以常理來說,叛軍不可能這麼久都沒有任何行動,此事蹊蹺的很。”

嚴謹安一聽這話立時大大鬆了口氣,忙說道:“父皇,不若由兒臣前往伏龍山打探虛實?”

隆興帝搖搖頭道:“不可,為今之際當務之急是秘密返回京城掌控大局。謹安你來的正好,快說說萬字坡的大營如今情形如何?”

嚴謹安搖搖頭道:“兒臣經過萬字坡之時,發現大營中的將士已經不是禁軍士卒,那些士卒都眼生的很,兒臣不認識他們,他們也不認識兒臣。兒臣無意聽到他們說話時的口音,象東南那邊的口音,不過兒臣與東南之人接觸並不多,故而也沒有十分的把握。”

“東南?”隆興帝沉沉重複一句,便陷入沉思之中。大燕東南邊境盡是大海。有大海做為天然屏障,所以在東南一帶大燕並沒有設置太多的駐軍,大燕絕大多數的軍力都部署在西北東北邊境上,用以防犯北邊疆各部對大燕的入侵。

“父皇,會不會與年初柔然國書之事有關?”嚴謹安腦中忽然靈光一閃,便輕聲問了起來。

隆興帝心中一沉,當初柔然國莫名其妙的遞國書求親,他便已經覺得有些不對勁兒,難道應了此番這件事情上了?可是怎麼想也想不通啊,柔然國與大燕隔著千頃碧波,豈是想來就能來的,大燕在東南海疆雖然駐軍並不多,可也不是一兵一將都沒有,大燕的海防也沒空虛到可以任人長驅直入的地步。

無忌並不知道什麼柔然國書之事,他一個人坐在一旁,手中拿著一段枯枝在地上畫來畫去,皇後見了便上前輕聲問道:“無忌,在想什麼?”

無忌皺眉說道:“姨媽,無忌在想怎樣才能護送姨丈平安返京。這裏是萬鬆坡大營,是回京的必經之地,我們現在隻有不到五百名將士,還都人困馬乏人人帶傷,若要正麵衝過去,隻怕不可能,可是又沒有別的路。若不能回京,姨丈就不能號令天下兵馬,一舉平定叛亂。”

隆興帝與嚴謹安正商量著,便聽到了無忌的話,他們起身走到無忌的身邊,看無忌用枯枝畫出來的地形圖。無忌說完之後悶著頭好一會兒沒再說話,突然,他揚起頭來,咬牙說道:“就這麼辦!”

眾人立刻問道:“無忌,你想怎麼做?”

無忌咬牙道:“姨丈,今夜子時,無忌單槍匹馬去踹營,放上一把火攪亂敵營,大姐夫便可趁機護送姨丈衝過敵營回京。”

嚴謹安眼前一亮,立刻問隆興帝道:“父皇,您覺得可行麼?”

隆興帝點點頭道:“這倒是個好辦法,不過能否成事,還要看今天晚上的風向。”

眾人話音剛落,便有一個禁軍士兵飛奔到近前,跪下說道:“回稟皇上,伏龍山中的叛軍正在向山外撤。”

隆興帝沉聲問道:“何時起程,已經到了何處?”

那探子立刻說道:“回皇上,叛軍剛剛拔營,預計三個時辰後便會到達此處。”

眾人聽了這話臉色都變了,三個時辰之後天色還沒有黑透,自然不利於闖營衝關,可若等到天黑,隻怕兩處叛軍合二為一,想殺出重圍就更加難了。

就在隆興帝思量之時,陸柄突然跪下說道:“皇上,老奴有一計。”

隆興帝忙道:“快快講來。”

“皇上,請讓老奴假扮您前往萬鬆坡吸引叛軍注意,再由季王爺和駙馬爺趁亂護送您返京。”陸柄決然說道。他知道若真這麼做自己必死無疑。可是為了他一生盡忠的主子,陸柄情願舍棄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