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出現大量工作被取代的情景,可以預測,未來的工作需求將是兩極分化的。在人工智能可以取代的工作領域,工作機會會越來越少,人員會冗餘,職業收入也會越來越低。相反在人工智能無法取代或者說全新的就業崗位上,工作機會越來越多,人才越來越搶手,工資收入也會越來越高。人的能力屬性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對收入水平產生重要影響。
那麼我們該怎樣讓自己和孩子做好準備呢?
在這個問題上,我不希望讓父母們感到焦慮。一說到“做準備”,父母們可能會一下子緊張起來,陷入新一輪焦慮。但是這一次,很可能我們焦慮也沒有用。
我們沒有辦法在專業學科和技術能力上提早布局——事實上,提早布局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技術的更新換代和轉向是非常迅速的。即便是未雨綢繆,讓小孩從小學編程,但最後的結果可能就像我們小時候學Basic——程序語言,過時的速度是很快的。
我們也沒有辦法給孩子施加危機感和壓力——危機感和壓力能帶來什麼呢?埋頭刻苦和兢兢業業嗎?前麵說過了,隻需埋頭刻苦和兢兢業業的職業,將會大量被更刻苦的機器人取代。我們即使再想把孩子逼成考試機器,他們也比不過真機器。
那我們能走向另一極端嗎?走向反智的極端?既然工作都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那我們就回到野外生活,不要再學習了,仰賴天地靈氣,可好?
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反智主義。我們確實需要心靈的成長,但不能做反智主義的逃離。主張遠離科技社會的人說,科技蒙蔽心靈,需要遠離。但這樣的說法其實回避了問題核心。問題的核心是:新科技給我們的心靈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挑戰。這就好比武功高手遇到的問題,菜鳥並不會遇到。如果退回到狩獵采集的原始時代,確實遠離了那些挑戰,但那不是心靈的勝利,而是逃避了問題。但那有什麼好呢,隻是沾沾自喜。人類的認知發展總是向上攀登,所有問題也都是靠更高層次的認知來解決。科學是站在更高維度看待世界的眼光。不斷攀登山峰,風景總是會逐漸明朗。反智主義不但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反而自己給自己蒙上眼罩——從此不可能在更高的山峰俯瞰大千世界。這實際上是一種怯懦的逃避。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能做的,就是站到比人工智能更高的山峰。
智能時代需要的能力
那未來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未來需要的,肯定是三大類能力: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
第一種能力,是圍繞人工智能發展產生的需求,這一個領域要求人能理解人工智能,改進或發展人工智能,或者至少能夠與人工智能工具和諧相處,並利用工具做事,正如今天我們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展自己的事業版圖。
如果真的出現大量工作被取代的情景,可以預測,未來的工作需求將是兩極分化的。在人工智能可以取代的工作領域,工作機會會越來越少,人員會冗餘,職業收入也會越來越低。相反在人工智能無法取代或者說全新的就業崗位上,工作機會越來越多,人才越來越搶手,工資收入也會越來越高。人的能力屬性屬於新時代還是舊時代,將對收入水平產生重要影響。
那麼我們該怎樣讓自己和孩子做好準備呢?
在這個問題上,我不希望讓父母們感到焦慮。一說到“做準備”,父母們可能會一下子緊張起來,陷入新一輪焦慮。但是這一次,很可能我們焦慮也沒有用。
我們沒有辦法在專業學科和技術能力上提早布局——事實上,提早布局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技術的更新換代和轉向是非常迅速的。即便是未雨綢繆,讓小孩從小學編程,但最後的結果可能就像我們小時候學Basic——程序語言,過時的速度是很快的。
我們也沒有辦法給孩子施加危機感和壓力——危機感和壓力能帶來什麼呢?埋頭刻苦和兢兢業業嗎?前麵說過了,隻需埋頭刻苦和兢兢業業的職業,將會大量被更刻苦的機器人取代。我們即使再想把孩子逼成考試機器,他們也比不過真機器。
那我們能走向另一極端嗎?走向反智的極端?既然工作都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那我們就回到野外生活,不要再學習了,仰賴天地靈氣,可好?
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反智主義。我們確實需要心靈的成長,但不能做反智主義的逃離。主張遠離科技社會的人說,科技蒙蔽心靈,需要遠離。但這樣的說法其實回避了問題核心。問題的核心是:新科技給我們的心靈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挑戰。這就好比武功高手遇到的問題,菜鳥並不會遇到。如果退回到狩獵采集的原始時代,確實遠離了那些挑戰,但那不是心靈的勝利,而是逃避了問題。但那有什麼好呢,隻是沾沾自喜。人類的認知發展總是向上攀登,所有問題也都是靠更高層次的認知來解決。科學是站在更高維度看待世界的眼光。不斷攀登山峰,風景總是會逐漸明朗。反智主義不但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反而自己給自己蒙上眼罩——從此不可能在更高的山峰俯瞰大千世界。這實際上是一種怯懦的逃避。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能做的,就是站到比人工智能更高的山峰。
智能時代需要的能力
那未來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未來需要的,肯定是三大類能力: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
第一種能力,是圍繞人工智能發展產生的需求,這一個領域要求人能理解人工智能,改進或發展人工智能,或者至少能夠與人工智能工具和諧相處,並利用工具做事,正如今天我們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展自己的事業版圖。
我們首先要知道,與智能世界相處,基礎思維能力仍然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