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給所有盡心盡力的父母、鞠躬盡瘁的教育工作者和艱難摸索學習方法的孩子(1 / 1)

引言

給所有盡心盡力的父母、鞠躬盡瘁的教育工作者和艱難摸索學習方法的孩子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同大家分享我們對學習和教學法的思考,以及作為媽媽和專業人員的經驗。

我們兩人算在一起,共育有7個孩子,從1歲到19歲不等。不難想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們也都經曆過——孩子肚子疼,不願上學;孩子一寫作業就歇斯底裏;孩子翹課了,成績差留級了;孩子應該選擇什麼專業(職高畢業學的麵點,預科讀數學還是物理)……我們的經曆既有獨特性,同時也跟全世界大多數父母的經曆類似。我們隻有最小的孩子尚未遇到學業問題,不過我們仍舊絲毫不敢放鬆,時刻關注,不知道未來他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難題。

作為專業人士,我們倆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哎呀,你們是幹這一行的,你們的孩子肯定沒有一丁點兒的問題。”若這個職業真有這麼神奇,我們的孩子應該門門考第一,我們也不用再朝他們大吼大叫,並在各種情況下淡定自若,但現實恐怕會讓一些人感到失望。我們在為人父母時同樣做過一些“大傻事”和“小傻事”,我們將其積累為案例——前來谘詢的父母是深有體會的——我們從不遮掩,每次都會向谘詢者們分享這些有治愈療效的案例。

借助這本書,我們想找出一些路徑,在教育和教學中做一些不一樣的嚐試。我們倆手不釋卷,聽各種講座,參加正麵心理學培訓,同時將正麵心理學廣泛地應用到教學、診治谘詢以及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我們構思了一套法式正麵學習法,希望與你分享。

此書的起篇介紹(第一章至第三章)確實略顯無趣。這部分內容,旨在讓大家和我們一起探索正麵教育學習之路。正麵學習法,同正麵心理學一樣,以全方位的視角正視學生的所需,關注所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條件。被我們稱為“頭腦—心靈—身體”的正麵學習法,融合了認知、情緒、人際關係和身體各種因素(見第四章至第六章)。這種研究理論,重點關注方式方法,即各個參與者(父母、教師、其他教育工作者)、學習環境(在家或在校)以及學習方法是通過何種手段或方式來幫助孩子獲得身心健康、和諧成長的(見本書第七章至第九章)。

因此,這本書寫給為人父母的你們,你們盡心盡力,為了孩子,力求做到極致。同時,這本書也寫給作為教師或輔導員的你們,你們鞠躬盡瘁,為那些被托付給你們的孩子做到盡善盡美。

這本書最大的善意是提醒你不要忘記孩子的第一次笑顏,那一刻你定會覺得他(她)是這個世界,乃至全宇宙最美的寶寶;不要忘記他(她)摔倒上百次後,終於蹣跚邁出人生第一步的那一刻,因為那時,你堅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