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種程度上,將銀當作記賬手段讓我們聯想到世界黃金儲備,其中的一大部分,約7055噸的黃金保存在曼哈頓的一個巨大地下金庫裏,由美國聯邦儲備局負責管理。這些黃金的所有者包括世界各地的政府、央行和其他官方組織(英格蘭銀行也有類似的金庫,貯藏黃金4950噸。二者均為金本位時代的遺產,金本位製度先後由英、美兩國控製)。當一個實體決定向另一個實體出售一部分黃金,某個銀行職員就到地下金庫,將金條運到正確的房間,而黃金幾乎不會離開金庫。人們隻需知道黃金就原封不動地待在那裏。而事實很可能的確如此。
回到美索不達米亞,大型債務以楔形文字記錄,然後裝入陶土信封,蓋上借方印章。債權人將保存該信封,等到債務償還之日再打開。如果承諾債務償還給黏土版的持有者,而不是某個確定的人,也可以將該黏土版出售給他人,從而將債權轉讓給他人。
因此,蘇美爾人的係統既不依賴物物交換,也不依賴廣泛流通的鑄幣。相反,最好將其形容為一種以複雜的債務網絡為基礎,以類似臨時憑證的虛擬貨幣(謝克爾)為表現形式的係統,而謝克爾得到了國家這個主要雇主和中央管理者的支持(如果這個國家隻有一家公司,其臨時憑證等同於貨幣)。楔形文字以可交易的形式表達這種債務,我們認為它是一種實物貨幣,但在嚴格意義上,虛擬銀才是真正的貨幣,虛擬銀好比當今大行其道的看不見、摸不著的電子貨幣,但在經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貸款利息被稱為máš,意為“牛犢”。商業貸款的利率為每月1br60,這是一個容易記住的數字,因為計數係統是六十進製的。國家貸款所支付的利息由寺廟收取,經由寺廟再次注入社會。也有私人貸款,例如如果莊稼歉收,債務可能累積到農民無法負擔的程度,農民被迫成為奴隸。貨幣的概念可能仍然處於萌芽階段,而這些數字真真切切地存在。為了避免社會動蕩,蘇美爾的統治者會時不時地免除債務,後來這一做法被稱為“大赦年”(the Jubilee)。
金融在埃及或中國等其他早期城市文明中是如何運作的?我們對此知之甚少。但是,顯而易見的是貨幣最初還是作為記賬手段出現的。在古埃及,價值以德本(deben)表示,而德本最初被用於衡量穀物。小麥被貯存在國有中央倉庫當中,這些倉庫發揮銀行的職能,幫助償還債務、支付稅收。黃金專屬於太陽神(Ra),因此不充當貨幣,除非是貢獻給神明:黃金最重要的用途是陪葬品。秦朝以前的中國官僚化程度和中央集權程度較低,似乎存在一係列地方統治。瑪瑙貝是貨幣的一種常見形式,這是一種非常耐磨的貝殼,人們發現瑪瑙貝在世界很多地方都被用作過貨幣。一同使用的還有各種信貸工具,例如繩結或竹節。在中國出現的第一批青銅和黃銅鑄幣都有著類似瑪瑙貝的外形,據說中國漢字“錢”的字形正是基於瑪瑙貝的形狀。
在某種程度上,將銀當作記賬手段讓我們聯想到世界黃金儲備,其中的一大部分,約7055噸的黃金保存在曼哈頓的一個巨大地下金庫裏,由美國聯邦儲備局負責管理。這些黃金的所有者包括世界各地的政府、央行和其他官方組織(英格蘭銀行也有類似的金庫,貯藏黃金4950噸。二者均為金本位時代的遺產,金本位製度先後由英、美兩國控製)。當一個實體決定向另一個實體出售一部分黃金,某個銀行職員就到地下金庫,將金條運到正確的房間,而黃金幾乎不會離開金庫。人們隻需知道黃金就原封不動地待在那裏。而事實很可能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