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追求幸福被置換為創造財富,而創造財富又被置換為近乎“俄羅斯方塊”的數字遊戲。數字的增長成為幸福和快樂的唯一源泉,成為“最重要的事情”。
這種源泉是相當不可靠的。這不僅因為增長一旦停止或變成負增長,這種基於數字的快樂就會迅速被無聊和痛苦所取代,而且這種盲目追求財富數字增長的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社會和個人生活劣質化的原因。GDP持續增加的結果並非“國民幸福總值”的增加,反而可能是自然、社會和個人生活的破壞,以及國民幸福指數的下降。對社會和諧和個人生活幸福來說,財富數字的增加反而可能成為“最不重要的事情”。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呢?
二
尼采曾經說過,你問最愚蠢的男人三加二等於幾,他會說三加二等於六,你問最聰明的女人三加二等於幾,她會說三加二等於五根蠟燭。對女性存在明顯偏見的尼采無意中說出了一個事實:男性和女性表麵上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裏,但感受到的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哲學人類學的創始人馬克斯·舍勒認為,資本主義和前資本主義的財富遊戲規則的差別源於男性和女性感受世界的方式的差別。男性是視覺的動物,其快樂感受常常是與身體分離的,男人與其說是在追求快樂,不如說是在尋找經驗性確認、足以證明其成就感的“證據”,所以男性的幸福感常常與數量、規模相關。相反,女性是聽覺的動物,其快樂感受與直接的身體感受相關,女性的幸福感是無須理性證明的,是一種直接的感受,再大的規模和數量都比不上一個真實而微妙的感受能讓女性產生幸福感。同樣,男性和女性的失落和不快也表現出數量化與非數量化的差別。當一個農戶家裏丟了一隻羊時,男主人的反應是“有隻羊丟了”,而女主人的反應是“那隻羊丟了”。“有隻羊”和“那隻羊”之別,實際上折射出兩種大相徑庭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在舍勒看來,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是男性中心主義的延伸。在一個圍繞數量上的破紀錄而進行財富競賽的世界中,越來越要求人以理性和計算的方式把握世界,智力常常被等同於“理性和計算的能力”,而“三加二等於五根蠟燭”被認為是智力低下的表現。人們按近代工廠的流水線作業方式建立起的教育設施——學校,其使命就是培養標準類型(這種標準也是按可量化來設計)的智力,換言之,就是提高可以量化的智力(這種智力的功能就是對世界進行量化把握),即智商。
所謂智力,就是把握世界(環境和人)的多方麵信息並做出恰當反應以獲得幸福和快樂的能力。以理性和量化的方式來把握世界的能力,隻是人的智力的一個方麵,它的有效性有賴於特定的情景。但在財富競爭的邏輯下,日益單維化的世界要求人的智力也單維化,作為衡量理性化和量化把握世界效率的智商,成為評判人智力高下的唯一標準。人的智力的其他維度(如情感、社交)被大大忽視了。而忽視情感性智力和社交性智力的結果,是人腦越來越趨向電腦化,人越來越機器人化——擁有高超的智商,在情感和社會交往中卻有“心智障礙”。
這樣,追求幸福被置換為創造財富,而創造財富又被置換為近乎“俄羅斯方塊”的數字遊戲。數字的增長成為幸福和快樂的唯一源泉,成為“最重要的事情”。
這種源泉是相當不可靠的。這不僅因為增長一旦停止或變成負增長,這種基於數字的快樂就會迅速被無聊和痛苦所取代,而且這種盲目追求財富數字增長的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社會和個人生活劣質化的原因。GDP持續增加的結果並非“國民幸福總值”的增加,反而可能是自然、社會和個人生活的破壞,以及國民幸福指數的下降。對社會和諧和個人生活幸福來說,財富數字的增加反而可能成為“最不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