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雲級別的學習資料對方明來說,有些巨量。
一瞬間,看著如此巨量的資料,屬實是學習不過來,從人文、曆史、科技三大方麵來說,方明唯一有優勢的學科便是科技。
當他真正的翻閱了科技的第一頁史書來說,他就明白了什麼是維度的打擊。
亞特蘭蒂斯文明中,科技被分為了兩大類:自身與外物。
其中外物的占比略高於自身,翻開外物,首章便是光。
【每一個裏裏克人誕生之初,便是迎接著光明的洗禮!】
【光在指引著我們前進,這是一種本能,對於光來說,看似沒有質量,沒有固定的形狀,這究竟是什麼呢?】
【一代代的尋匿,終於是找到了光的本質。】
【這是種憐憫,光是一種衍生物,如果非要給予一個定義,它就是將一切無限切割,最後所化成的光子!】
【光能幻化成一切的形狀是因為它自身沒有形狀,這是種好事,我們在不斷的尋找擁有可塑性的光,我們探究了許許多多的星球星係,都沒有找到!】
【當我們失望時,如同神一般的亞特蘭蒂斯主上來臨了,她教會了我們如何製造光,切開一個個的物質,找到最為基礎的光波,終於,在這最為渺小的其中,我們尋找到了可塑性的光波!】
【將它取名為裏裏克,從此我們踏入了恒光紀元,那顆眷顧著我們的星球,在主上的記載中名為宗德星,為此我們也舍棄了自己原有的種族名,改為宗德裏裏克!】
科技史的開頭與文明史的開頭重疊了,都是講述著起源,繼續往深處閱讀,一個更加宏大的世界呈現了。
對於光的理解,運用,裏裏克人達到了極點,對此,方明沒有異議,在他眼中,能夠尋找到這種可塑性的光就已經十分了不起了,看看如今的社會,科技的發展還是處於低穀。
需要做出什麼來改變這一切,這是一種宏大的誌向,隨著熟讀,方明的腦海中對於整個光的運用有了一定量的基礎了解,下麵真正困難的便是將光運用到現實。
在已知的時間差中,方明了解如今科技帶來的光的運用很少,少到可憐,隻有少部分應用於民生領域。
關於光武器,方明在現實中沒有見識過,但並不妨礙他去思考如何獲得。
從最原始的想法看來,光能產生威力,源自於光波的不同,可塑性的光也是如此尋找的。
那麼對於這種波到底存在與否卻又是一個疑問,沒人會知曉。
但既然亞特蘭蒂斯文明製造出來了,一切皆是有可能的,相對來說,這些都將具備。
學習的深度不在於其他,在於能否領會其中所需要的,方明立刻調用了潘多拉。
“潘多拉,能否調出已知的光譜?”
“好的主人!”
很快展現在方明眼前的是一幅幅已知的光學圖像,他細細的觀察著每一幅波紋,從長短、寬度上分析,最後並沒有找到亞特蘭蒂斯計算處的最佳圖像。
“這?難道不存在嗎?還是說我所理解的太少了?”心中對自己產生了一定量的疑問,但誰能給予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