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天全球最大的P2P公司,美國的LendingClub同樣也是類似的模式。自己不設立資金池,不賺利息差,也不承擔風險。然而非常可悲也很無奈的是,這種成本最低也最透明的P2P模式,剛一進入中國就馬上變成了既設立資金池,又承擔風險,還賺取利息差的“怪胎”!
2006年,當時正在美國投資銀行工作的唐寧,看到了P2P發展的曆史性機遇,就回國創辦了中國第一家P2P公司,也是今天中國最大的P2P公司——宜信(注:宜信今天已轉型為財富管理公司,旗下P2P業務已剝離出宜人貸、投米網、指旺理財等子公司,2015年12月18日,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說起來唐寧也是蠻拚的,力哥曾多次采訪過他。從2006年到2008年,宜信一開始做P2P那幾年裏,國內沒幾個人知道P2P是啥玩意兒,包括力哥也不知道。所以作為孤家寡人,宜信也是經營慘淡。
力哥采訪唐寧的時候,他說當時有幾次開投資者交流會,說好來30個客戶,結果隻來了5個,其中還有3個是認識的朋友特地來當托兒的,結果剩下那兩個真正的客戶剛一進來看到滿屋子西裝革履、畢恭畢敬站著的工作人員嚇死了,還當進了黑社會或傳銷組織的老巢呢。
但2011年以後,P2P開始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大量的P2P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瘋長起來。這從中國最大的理財博覽會——上海理財博覽會的統計數據就能印證。
2009年以前,沒有一家P2P公司參加過上海理財博覽會;2009年,宜信第一次參會;2010年,也就隻有以宜信為首的三四家P2P公司;到2011年,P2P公司突然占到參展企業的將近20%;2012年接近30%;到2013年, P2P進入到了最瘋狂的階段,占比居然接近40%!由於參會的P2P公司實在太多,讓高大上的傳統銀證保公司感覺非常不好,所以2014年上海理財博覽會不得不在旗下另辟一個新的子展會——上海互聯網金融博覽會,專門為P2P公司搭台唱戲。
所以說2013年既可以被稱為中國草根理財啟蒙元年,也可以被稱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元年,因為這一年不但誕生了餘額寶,而且也是P2P真正進入大眾投資者視野的第一年。
90%的P2P公司會死掉!
現在回頭看P2P公司在2013年的瘋狂景象,我發現和2010年時的團購非常像。
2010年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團萬團齊開花,什麼美團網、滿座網、拉手網、開心團、窩窩團、F團……當時也是殺紅了眼,風投拚命投錢,網站拚命燒錢。
而今天全球最大的P2P公司,美國的LendingClub同樣也是類似的模式。自己不設立資金池,不賺利息差,也不承擔風險。然而非常可悲也很無奈的是,這種成本最低也最透明的P2P模式,剛一進入中國就馬上變成了既設立資金池,又承擔風險,還賺取利息差的“怪胎”!
2006年,當時正在美國投資銀行工作的唐寧,看到了P2P發展的曆史性機遇,就回國創辦了中國第一家P2P公司,也是今天中國最大的P2P公司——宜信(注:宜信今天已轉型為財富管理公司,旗下P2P業務已剝離出宜人貸、投米網、指旺理財等子公司,2015年12月18日,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說起來唐寧也是蠻拚的,力哥曾多次采訪過他。從2006年到2008年,宜信一開始做P2P那幾年裏,國內沒幾個人知道P2P是啥玩意兒,包括力哥也不知道。所以作為孤家寡人,宜信也是經營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