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逐字閱讀是低效閱讀的症結所在(1 / 3)

圖2–1 眼球讀取信息流程圖

我把這種讀取信息的方式稱為“逐字閱讀”。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用這種方式閱讀的,而這就是低效率閱讀的症結所在。這就好比登山,外行人都誤以為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才夠安全,隻有真正的登山運動員才知道節奏的重要性。很多人越是碰到難讀的文章就越是一字一句地慢慢啃,卻不知道自己已經犯了閱讀的大忌。首先,逐字閱讀會影響整體速度。科學研究表明,眼球對焦一次的時間大概是1br4秒,從一個焦點跳到另一個焦點卻隻需千分之幾秒,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閱讀每個單詞所需的時間就約等於1br4秒。換算一下,就相當於每秒閱讀4個單詞,閱讀速度約為240單詞br分鍾。據統計,德國人的平均閱讀速度為215單詞br分鍾,略低於我們計算得出的理論值。

除了拖慢速度,逐字閱讀的方式還會引發其他一係列的麻煩,我們將在後麵的章節中逐一探討。在準備階段,你隻需知道閱讀速度受限是眾多問題中最明顯的一個,阻礙理解和掌握才是最嚴重的問題。比如,你的眼球首先看到了“一個”這個詞,一個孤立的詞顯然無法傳遞出任何整體的信息。1br4秒以後,你的視線跳到了下一個字“小”上。這時,大腦會自動把這兩條信息疊加在一起。但顯而易見,我們還是沒能得出結果。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疊加步驟,大腦完成這個運算需要發生上百萬個不同的化學反應,隻可惜如此複雜的運算工作還沒換來任何有用的信息。接下來再看一個字——“青”。現在,我們的大腦一共讀入了3條信息——“一個小青”,完成了兩次疊加運算,但仍然沒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人的左腦主要負責線性思維和數字化的分析工作,右腦則需要完整的圖像信息才能形成理解。在上麵這個例子裏,我們的右腦一直處於閑置狀態,不僅浪費了半個大腦的資源,還會阻礙左右腦的協同效應,加大理解的難度。圖像是大腦的自然語言,文字卻隻是人造的符號係統。右腦缺少了圖像信息的支持,就相當於整個大腦正在閱讀外語,自然會感覺比較吃力。試想一下,如果隻能用語言向一個非洲土著解釋“下雪”這個詞的意思,你會怎麼做?即使你精通他的母語,在語言溝通上也沒有障礙,還是會麵臨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赤道地區是從來不會出現下雪這種自然現象的,可想而知,當地的土著語言也自然不需要任何相關的詞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了基本的詞彙,我們又怎能解釋一個陌生的概念呢?這時候,如果你手邊有一張雪景的照片,就好辦多了。即使一輩子都沒見過雪的人,也能夠通過照片裏的圖像在腦海裏形成對“下雪”的初步印象。要是身邊恰好有一台結了霜的冰箱,那就更容易了。大腦能夠調動視覺以外的其他4種感官機能,即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來成倍地增加信息攝入,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

圖2–1 眼球讀取信息流程圖

我把這種讀取信息的方式稱為“逐字閱讀”。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用這種方式閱讀的,而這就是低效率閱讀的症結所在。這就好比登山,外行人都誤以為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才夠安全,隻有真正的登山運動員才知道節奏的重要性。很多人越是碰到難讀的文章就越是一字一句地慢慢啃,卻不知道自己已經犯了閱讀的大忌。首先,逐字閱讀會影響整體速度。科學研究表明,眼球對焦一次的時間大概是1br4秒,從一個焦點跳到另一個焦點卻隻需千分之幾秒,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閱讀每個單詞所需的時間就約等於1br4秒。換算一下,就相當於每秒閱讀4個單詞,閱讀速度約為240單詞br分鍾。據統計,德國人的平均閱讀速度為215單詞br分鍾,略低於我們計算得出的理論值。

除了拖慢速度,逐字閱讀的方式還會引發其他一係列的麻煩,我們將在後麵的章節中逐一探討。在準備階段,你隻需知道閱讀速度受限是眾多問題中最明顯的一個,阻礙理解和掌握才是最嚴重的問題。比如,你的眼球首先看到了“一個”這個詞,一個孤立的詞顯然無法傳遞出任何整體的信息。1br4秒以後,你的視線跳到了下一個字“小”上。這時,大腦會自動把這兩條信息疊加在一起。但顯而易見,我們還是沒能得出結果。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疊加步驟,大腦完成這個運算需要發生上百萬個不同的化學反應,隻可惜如此複雜的運算工作還沒換來任何有用的信息。接下來再看一個字——“青”。現在,我們的大腦一共讀入了3條信息——“一個小青”,完成了兩次疊加運算,但仍然沒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人的左腦主要負責線性思維和數字化的分析工作,右腦則需要完整的圖像信息才能形成理解。在上麵這個例子裏,我們的右腦一直處於閑置狀態,不僅浪費了半個大腦的資源,還會阻礙左右腦的協同效應,加大理解的難度。圖像是大腦的自然語言,文字卻隻是人造的符號係統。右腦缺少了圖像信息的支持,就相當於整個大腦正在閱讀外語,自然會感覺比較吃力。試想一下,如果隻能用語言向一個非洲土著解釋“下雪”這個詞的意思,你會怎麼做?即使你精通他的母語,在語言溝通上也沒有障礙,還是會麵臨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赤道地區是從來不會出現下雪這種自然現象的,可想而知,當地的土著語言也自然不需要任何相關的詞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了基本的詞彙,我們又怎能解釋一個陌生的概念呢?這時候,如果你手邊有一張雪景的照片,就好辦多了。即使一輩子都沒見過雪的人,也能夠通過照片裏的圖像在腦海裏形成對“下雪”的初步印象。要是身邊恰好有一台結了霜的冰箱,那就更容易了。大腦能夠調動視覺以外的其他4種感官機能,即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來成倍地增加信息攝入,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