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泛使用的IPv4(互聯網協議第四版),規定IP地址長度為32位,即地址總數為232-1。毫無疑問,在物聯網時代,這些地址將被用盡。IPv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於2012年6月6日正式啟動,規定地址長度為128位,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地址短缺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IPv6根服務器共有25台,分布在16個國家,中國有4台。在整個互聯網的新格局中,中國的地位顯然在上升。
互聯網的節點在增加,網絡邊界在擴大,使得人類所在的社會網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網絡包含社會角色和它們之間的社會交往。社會角色可以是個人或組織,相當於網絡裏的“節點”。社會交往相當於網絡裏的“線”。個人之間、個人和組織之間、組織和組織之間,關係從簡單到複雜,構成了繽紛且變幻無窮的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最早由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e Simmel)在20世紀初提出;20世紀50年代,人們開始運用數學分析的方法研究社會網絡問題;80年代,形成了完整的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論。社會網絡分析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統計學、圖論、概率論等。
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和互聯網的發展,社會個體的自主性增強,與生俱來的群體屬性被弱化,個體與個體之間有著更廣泛的連接,使得社會呈現高度網絡化的特征。個人一般歸屬於家庭、社區、工作單位等具有嚴格邊界和明確秩序的組織,與親戚、鄰居和同事等類似的個體建立基礎關係。而在網絡化的社會裏,個體以自己為節點向外發散,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創造者,和其他節點建立多元關係,進入多元群體,甚至跨越種族、國家、宗教等邊界,例如可以同時在不同的團隊中工作,參加不同的興趣小組,參與不同地區的政治生活等。
社會網絡非常複雜,而且還在不斷地連接、裂變和融合。處在網絡中的個體既不是毫無關聯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自身的一種或多種屬性,如地域、人種、職業、黨派、愛好、道德情操、政治傾向等,不斷地進入和退出一個個社會網絡。“人以群分”不是互聯網時代特有的現象,隻是在互聯網時代,群的基礎屬性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以色列的曆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人類簡史》中描述了智人如何用語言表達出一些抽象的事物,如信任、法律、國家、宗教、文化、思想等。這些抽象的事物幫助智人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物種。至今,這些抽象的事物仍然在社會網絡中引導、約束並塑造著個體的各種屬性,進而決定他們的群體歸屬。
目前廣泛使用的IPv4(互聯網協議第四版),規定IP地址長度為32位,即地址總數為232-1。毫無疑問,在物聯網時代,這些地址將被用盡。IPv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於2012年6月6日正式啟動,規定地址長度為128位,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地址短缺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IPv6根服務器共有25台,分布在16個國家,中國有4台。在整個互聯網的新格局中,中國的地位顯然在上升。
互聯網的節點在增加,網絡邊界在擴大,使得人類所在的社會網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網絡包含社會角色和它們之間的社會交往。社會角色可以是個人或組織,相當於網絡裏的“節點”。社會交往相當於網絡裏的“線”。個人之間、個人和組織之間、組織和組織之間,關係從簡單到複雜,構成了繽紛且變幻無窮的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最早由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e Simmel)在20世紀初提出;20世紀50年代,人們開始運用數學分析的方法研究社會網絡問題;80年代,形成了完整的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論。社會網絡分析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統計學、圖論、概率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