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主人(1 / 3)

不近人情。有時候,為了悟道,禪師們的做法是不近人情的。許多禪師經常互相棒喝,互相扭打,但卻在拳頭中打散了彼此的差別對待,溝通了彼此的心靈。在打架中,他們的慧命交流在一起,他們也體悟到禪的活潑妙趣。因此,禪師們種種悟道的方法,看似乖逆違忤、不近人情,但唯有透過不近“凡情”的大轉化、再提升之後,才能體悟到超乎俗情常理的真情真性。

專精忘我。求道要秉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精神,專心精進以至於忘我,才能開悟。虛雲禪師一日清晨淘米下鍋,盤起腿來等飯煮熟,哪知這一入定,就整整一百八十天才出。此時翻開埋在雪堆裏的鍋蓋一看,半年前煮的飯早已發黴腐爛了。如此專心一致、心無滯礙,才能深入禪定,證悟菩提。

佛光偈語

三千禪者,各自證悟;

身心俱放,始得安然;

勘破生死,才懂空悟;

不近人情,貼近道心;

專精忘我,何事不成?

心裏種花

陽春三月,弟子們坐在禪師周圍,等待著師父告訴他們宇宙的奧秘。

禪師一直默默無語,閉著眼睛。突然他向弟子問道:“怎麼才能除掉曠野的草?”弟子們目瞪口呆,沒想到禪師會問這麼簡單的問題。

一個弟子說:“用鏟子把雜草全部鏟掉!”禪師聽完微微笑著點頭。

另一個弟子說:“可以一把火將草燒掉!”禪師依然微笑。

第三個弟子說:“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雜草!”禪師臉上依然帶著微笑。

第四個弟子說:“他們的方法都不行,那樣不能除根的,斬草就要除根,必須把草根挖出來。”

弟子們講完後,禪師說:“你們講得都很好,從明天起,你們把這塊草地分成幾塊,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雜草,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再到這個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這個時候,弟子們早早就來到這裏。原來雜草叢生的地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燦燦的莊稼。弟子們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用盡了各種方法都不能除去雜草,隻有在雜草地裏種莊稼這種方法取得了成效。他們圍著莊稼地坐下,莊稼已經成熟了,可是禪師已經仙逝了。

除掉心中的雜草,最好的方法不是用蠻力與之相抗,而是在心中播撒下新的種子,用新鮮生命飽滿的熱情來抗衡雜草的韌性。世人心中的死結就像雜草一樣,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外力通常隻能改變它們的生長軌跡,卻不能將它們完全從心中驅逐,所以,大家都要學會在自己的心裏種下鮮花的種子。

那對俗眾來說,有哪些種子是值得種進心田的呢?

認錯。認錯不是屈辱,而是美德。在生活中學會認錯,往往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的子女嬌生慣養,每次吃飯時總是挑三揀四,做父母的就要適時認錯,子女們立馬就會發現自己的挑剔有多麼不體貼。所以,我們要向父母認錯,向朋友認錯,向社會大眾認錯,甚至向對自己不好的人認錯。

不近人情。有時候,為了悟道,禪師們的做法是不近人情的。許多禪師經常互相棒喝,互相扭打,但卻在拳頭中打散了彼此的差別對待,溝通了彼此的心靈。在打架中,他們的慧命交流在一起,他們也體悟到禪的活潑妙趣。因此,禪師們種種悟道的方法,看似乖逆違忤、不近人情,但唯有透過不近“凡情”的大轉化、再提升之後,才能體悟到超乎俗情常理的真情真性。

專精忘我。求道要秉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精神,專心精進以至於忘我,才能開悟。虛雲禪師一日清晨淘米下鍋,盤起腿來等飯煮熟,哪知這一入定,就整整一百八十天才出。此時翻開埋在雪堆裏的鍋蓋一看,半年前煮的飯早已發黴腐爛了。如此專心一致、心無滯礙,才能深入禪定,證悟菩提。

佛光偈語

三千禪者,各自證悟;

身心俱放,始得安然;

勘破生死,才懂空悟;

不近人情,貼近道心;

專精忘我,何事不成?

心裏種花

陽春三月,弟子們坐在禪師周圍,等待著師父告訴他們宇宙的奧秘。

禪師一直默默無語,閉著眼睛。突然他向弟子問道:“怎麼才能除掉曠野的草?”弟子們目瞪口呆,沒想到禪師會問這麼簡單的問題。

一個弟子說:“用鏟子把雜草全部鏟掉!”禪師聽完微微笑著點頭。

另一個弟子說:“可以一把火將草燒掉!”禪師依然微笑。

第三個弟子說:“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雜草!”禪師臉上依然帶著微笑。

第四個弟子說:“他們的方法都不行,那樣不能除根的,斬草就要除根,必須把草根挖出來。”

弟子們講完後,禪師說:“你們講得都很好,從明天起,你們把這塊草地分成幾塊,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雜草,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再到這個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這個時候,弟子們早早就來到這裏。原來雜草叢生的地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燦燦的莊稼。弟子們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裏用盡了各種方法都不能除去雜草,隻有在雜草地裏種莊稼這種方法取得了成效。他們圍著莊稼地坐下,莊稼已經成熟了,可是禪師已經仙逝了。

除掉心中的雜草,最好的方法不是用蠻力與之相抗,而是在心中播撒下新的種子,用新鮮生命飽滿的熱情來抗衡雜草的韌性。世人心中的死結就像雜草一樣,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外力通常隻能改變它們的生長軌跡,卻不能將它們完全從心中驅逐,所以,大家都要學會在自己的心裏種下鮮花的種子。

那對俗眾來說,有哪些種子是值得種進心田的呢?

認錯。認錯不是屈辱,而是美德。在生活中學會認錯,往往會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的子女嬌生慣養,每次吃飯時總是挑三揀四,做父母的就要適時認錯,子女們立馬就會發現自己的挑剔有多麼不體貼。所以,我們要向父母認錯,向朋友認錯,向社會大眾認錯,甚至向對自己不好的人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