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沒有嚐受過饑餓的年輕一代來說,這似乎是笑話,但對從困難歲月中走過來的人來說,這卻絕對不是笑話。我們在正常的、每天都接觸新事物的狀態下生活,都為中國巨大的變化而驚訝。姚文元待在監獄裏,他的理解力和聯想力必然比我們要遜色許多。他有那樣一種擔憂,完全是正常而又正常的。
歲月滄桑,往事悠悠,相信無論江青還是張春橋,假設今天還活著並且出來看一看走一走,即使嘴上不承認,心裏也一定會驚歎:世事怎麼變化得就那麼快,又那麼大呢?
應當說,變化的總體趨勢是好的,而且越來越好,但絕不排除其中出現暗流。當改革開放走過了三十多年,農村中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中,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否定,還有哪些需要我們警惕,又有哪些需要我們去深思和研究,所有這一切,都是置身其中的我們不可回避的。也因此,當編輯黨曉絨問我有沒有興趣寫一部農村題材的報告文學時,我回答有。不久她打電話約我詳談。我才知道她一直在策劃一部農村題材的文學圖書選題,且選題已被確定為陝西出版集團重點圖書出版資助項目。這就是長篇報告文學《一號文件》。她說她和出版社領導綜合考慮後,想邀我來寫這部書,我答應了。從此我全力以赴地投入書稿的采訪和寫作中。
這一寫就是兩年多。
盡管不少人看到我終日伏案和四處奔波,都說太辛苦,我自己卻不覺得。因為從本質上說,我喜歡這份工作!
我要特別說明幾點:
第一,農村可涉及和需要探討的問題實在太多。在很大意義上,中國的農村問題探討清楚了,解決好了,整個中國現存的問題也就探討和解決得差不多了。也因此,這部書稿對整個農村——無論是曆史的回顧、現狀的描述、成就的肯定、弊端的發現,還是問題的探討與思考,都隻是微乎其微和淺而又淺的,隻能算作滄海一粟。
第二,農村的生活和生產現象十分豐富,也非常複雜。許多問題我隻是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來表達,難免謬誤。我願意在今後的社會實踐中,繼續觀察農村現象,繼續糾正和補充我的所見所聞所思,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
第三,在本書的采訪寫作中,我要特別感謝陳冏台、李百靈、劉高明、楊彥芳、劉東有等人,他們無私地為我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和素材,使那些曆史的事件和畫麵能夠清晰地走進我的視野。他們都是無名的業餘作家,但他們所撰寫的、尚未印刷出版的作品卻極具價值。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這本書的完成將拖得很久。我還要感謝榆林市委的馬維驥以及我的朋友倪樹斌、楊紅剛、周慧娟、薛之華等人,在我無法解決交通工具的情況下,是他們滿腔熱情地幫助我,甚至親自開著車送我去農村采訪。而詞作家任誌萍創作的歌詞《多情的土地》非常恰切地表達出我之所以采寫這部書的情感所係,特將部分歌詞放置封底,並向他表示深深的謝意。
對沒有嚐受過饑餓的年輕一代來說,這似乎是笑話,但對從困難歲月中走過來的人來說,這卻絕對不是笑話。我們在正常的、每天都接觸新事物的狀態下生活,都為中國巨大的變化而驚訝。姚文元待在監獄裏,他的理解力和聯想力必然比我們要遜色許多。他有那樣一種擔憂,完全是正常而又正常的。
歲月滄桑,往事悠悠,相信無論江青還是張春橋,假設今天還活著並且出來看一看走一走,即使嘴上不承認,心裏也一定會驚歎:世事怎麼變化得就那麼快,又那麼大呢?
應當說,變化的總體趨勢是好的,而且越來越好,但絕不排除其中出現暗流。當改革開放走過了三十多年,農村中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中,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否定,還有哪些需要我們警惕,又有哪些需要我們去深思和研究,所有這一切,都是置身其中的我們不可回避的。也因此,當編輯黨曉絨問我有沒有興趣寫一部農村題材的報告文學時,我回答有。不久她打電話約我詳談。我才知道她一直在策劃一部農村題材的文學圖書選題,且選題已被確定為陝西出版集團重點圖書出版資助項目。這就是長篇報告文學《一號文件》。她說她和出版社領導綜合考慮後,想邀我來寫這部書,我答應了。從此我全力以赴地投入書稿的采訪和寫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