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變量
程序運行時需要暫存數據,我們可以在程序中向係統申請內存中的一塊區域來存放它。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修改這塊區域中存放的數值,我們稱這塊區域為“變量”。
int a1;
這條語句定義了一個變量,變量名稱為a1,int代表該變量是整數類型。變量由名稱和類型兩個要素構成。一般來說,變量的名稱是唯一的,不能與其他變量相同(具體可參看第五章)。變量的類型決定了可以存放何種類型的數據,以及這個內存區域的大小(比如整數類型一般是4個字節,字符類型是1個字節)。我們可以把變量想象成一個盒子,變量名稱就是盒子上貼的標簽,變量類型就像是盒子的大小,根據數據的大小選擇適合的盒子,而“小數據”一般也可以裝進“大盒子”,反之則不可。
變量的命名要滿足如下規範:
1.由字母、數字、下劃線組成;
2.第一個符號為字母或下劃線。
在C++語言中,變量名稱是區分大小寫的,也就是說同一個字母的大寫和小寫是兩個不同的符號,例如a1和A1是兩個不同的變量名。
在定義變量時,一般可以為它指定一個初始值(稱為賦初值),用“=”號表示。例如:
int a1=10;
變量可以多次賦值,也可以互相賦值。為變量賦值時,變量名必須寫在賦值號的左側,例如:
參考程序
a1=100; brbra1的值從10修改為100
int b1;
b1=a1; brbr將a1的值賦給b1,b1的值當前為100
此外,變量還可以將當前的值修改後賦給自身,例如:
a1=a1+1;
a1+1實際上是C++語言中的表達式,變量參與了表達式的運算,表達式的計算結果重新賦值給變量。
一般來說,在定義變量時,對其賦初值是良好的編程習慣。因為係統在分配內存給變量時,並不會清空這塊區域原先存儲的數據,對於沒有指定初始值的變量,其存儲的初始數據可能是任意一個數值,直接參與運算的話可能會造成意外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