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第二寶:得趣之寶。
路徑三:妙悟。
裕民兄告訴我們,“讀書需入心田。真正的讀書,應是讀者與作者麵對麵地交流、對話與探討。隻有這樣的閱讀,才能達到‘置身於文內,心與文通,心與作者交融’的境界”。
是的,書讀出妙解,獲得悟性,是最高層次。你和書中的文字,在刹那間碰撞,迸發出火花,你突然有了妙解,有了冥思苦想也不曾獲得的感悟,一定會“驚呼熱衷腸”!
甚至,讀書會讀出你愛書,書亦愛你,書與你惺惺相惜、心心相印的狀態。讀者會說,書怎麼會愛人呢?那麼我問你,山會愛人嗎?答案是“會的”。李白《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兩不厭”說明李白看敬亭山固然不厭,敬亭山看李白也應該“不厭”。李白說的有點雲裏霧裏,辛帥棄疾豪氣幹雲,說得斬釘截鐵:“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看來,人和物是可以相通的,況且,書是人寫的,比山自然多靈氣,你能獲得書的讚美,你也會受到書的斥責,書為諍友、畏友、益友、摯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連書也喜歡你了,那麼,你和書,書和你,已然不分彼此,你融入了書中,書彙入你心中,有了這種血肉相連,同為一體的關係,還怕得不到“無窮之義蘊”嗎?隻能是“取易卷席如探囊”,N個義蘊也“入吾彀中矣”!
當然,這種機遇不多,此類書亦不會太多,能擁有,是你的福祉,你可以毫無障礙、無約束地“抽繹”,天馬行空般地遊於“無窮”,拿莊子的話來說,達到“逍遙遊”,拿當代哲人的話說,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此為第三寶:妙悟之寶。
三寶自有高下:方法路徑是基本,情趣境界是提高,妙悟自如是升華。此三寶者,得一為佳,得二為高,得三為神。若路徑通達,屬初級階段;趣味橫生,已略有境界;妙得解悟,便有如神助,得無盡藏。
三寶本為佛學語,這裏拿來做個話頭,用以說明裕民兄此書足以渡人遨遊書海。此類意思,裕民兄慧眼已具。他說:“我以為,讀書也有這樣幾種境界,一是自然的境界,二是功利的境界,三是生命的境界。”裕民的三境界和在下的“三寶”,次第有所別,但靈犀一點相通兩心,為固然。
是為序。
王從仁
2015年11月5日草於雲起軒
此為第二寶:得趣之寶。
路徑三:妙悟。
裕民兄告訴我們,“讀書需入心田。真正的讀書,應是讀者與作者麵對麵地交流、對話與探討。隻有這樣的閱讀,才能達到‘置身於文內,心與文通,心與作者交融’的境界”。
是的,書讀出妙解,獲得悟性,是最高層次。你和書中的文字,在刹那間碰撞,迸發出火花,你突然有了妙解,有了冥思苦想也不曾獲得的感悟,一定會“驚呼熱衷腸”!
甚至,讀書會讀出你愛書,書亦愛你,書與你惺惺相惜、心心相印的狀態。讀者會說,書怎麼會愛人呢?那麼我問你,山會愛人嗎?答案是“會的”。李白《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兩不厭”說明李白看敬亭山固然不厭,敬亭山看李白也應該“不厭”。李白說的有點雲裏霧裏,辛帥棄疾豪氣幹雲,說得斬釘截鐵:“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賀新郎》)看來,人和物是可以相通的,況且,書是人寫的,比山自然多靈氣,你能獲得書的讚美,你也會受到書的斥責,書為諍友、畏友、益友、摯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連書也喜歡你了,那麼,你和書,書和你,已然不分彼此,你融入了書中,書彙入你心中,有了這種血肉相連,同為一體的關係,還怕得不到“無窮之義蘊”嗎?隻能是“取易卷席如探囊”,N個義蘊也“入吾彀中矣”!
當然,這種機遇不多,此類書亦不會太多,能擁有,是你的福祉,你可以毫無障礙、無約束地“抽繹”,天馬行空般地遊於“無窮”,拿莊子的話來說,達到“逍遙遊”,拿當代哲人的話說,是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此為第三寶:妙悟之寶。
三寶自有高下:方法路徑是基本,情趣境界是提高,妙悟自如是升華。此三寶者,得一為佳,得二為高,得三為神。若路徑通達,屬初級階段;趣味橫生,已略有境界;妙得解悟,便有如神助,得無盡藏。
三寶本為佛學語,這裏拿來做個話頭,用以說明裕民兄此書足以渡人遨遊書海。此類意思,裕民兄慧眼已具。他說:“我以為,讀書也有這樣幾種境界,一是自然的境界,二是功利的境界,三是生命的境界。”裕民的三境界和在下的“三寶”,次第有所別,但靈犀一點相通兩心,為固然。
是為序。
王從仁
2015年11月5日草於雲起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