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冬天)(1 / 3)

傅雲英看了一會兒,忍不住輕笑,“明錦哥,你捏的不像獅子。”

“那像什麼?”

她努力忍著不恥笑他,“像大狗。”

霍明錦挑眉,低頭咬住她的唇,有力的胳膊抱起她,使勁挨著蹭。

誰讓她取笑他捏的雪獅子像狗的!

眼看著兩人旁若無人地嬉笑,一旁的喬嘉和其他幾個護衛相顧無言,無語了一會兒,默默退下。

他們實在看不下去了!二爺和夫人相處的樣子總讓人起雞皮疙瘩。

第二天,傅雲英帶霍明錦去一個地方。

天色陰沉,鉛雲密布,時不時飄下零星雪花。

在船上吃過早飯,傅雲英拉著霍明錦下船,走到一間臨河的鋪子前。

鋪子二樓挑出一幅巨大的幌子,風吹獵獵響,幌子上書幾個大字:惠山泥人館。

惠山泥人很出名,店裏的泥人師傅、夥計都是常州府人。夥計說揚州這家店是後開的,他們家在常州府、蘇州府虎丘也開有館子。

“我們家捏像的泥是專門從惠山東北坡山腳下挖的黑泥,其他地方的泥不如我們惠山的泥好。”

夥計自豪道。

霍明錦走進鋪子,環顧一圈,貨架上擺滿各式各樣的泥塑,有人物,臉譜,麵具,各種珍禽動物,花草樹木,春牛、老虎、大阿福、壽星,有的是彩塑的,有的裝飾以金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喜歡這個?”

他認真挑選起來。

傅雲英一笑,拉住他的手,“不買這些,今天是來捏像的。”

泥人館的泥人師傅可以照著模樣現捏泥人,就和畫影像留作紀念一樣,捏像也是紀念的一種方式。

霍明錦想起昨天那兩隻雪獅子,唇角輕翹。

雪獅子終究是會融化的,泥人可以一直保存,等到兩人老去、垂垂老矣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追憶往昔。

泥人師傅看兩人一個英武俊朗,高大威猛,一個溫婉清麗,眉宇間英氣勃勃,一看就是一對琴瑟和諧、蜜裏調油的夫婦,一邊捏像,一邊和他們搭訕。

捏好的泥人要過幾天才能拿,泥人師傅記下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到時候要連同名姓和地點一並刻在泥人上。

三天後,喬嘉去泥人館取回他們的泥人。

泥人師傅是家傳的手藝,捏得很像。

一對泥人是照著他們的樣子捏的,含笑並坐,男泥人五官深刻,肩背挺直,女泥人眉眼如畫,皎若秋月。

連他們那天穿的衣裳紋樣都細細描繪出來了。

霍明錦愛不釋手,又找回去讓泥人師傅多捏了幾對。

在揚州玩了幾天,雪停的時候,也要北上的傅雲章、苗八斤、陳葵等人從南京找了過來,和他們彙合。

傅雲章前不久奉命巡視南直隸,當地官員看過他的書,見他文風清麗淡雅,以為他是個文弱書生,陽奉陰違,很是怠慢。

他不動聲色,到了南京,先和士子們應酬往來,降低官員們的戒心,暗中收集證據,等時機成熟,大刀闊斧地收拾當地貪腐官員,整頓海防。

傅雲英看了一會兒,忍不住輕笑,“明錦哥,你捏的不像獅子。”

“那像什麼?”

她努力忍著不恥笑他,“像大狗。”

霍明錦挑眉,低頭咬住她的唇,有力的胳膊抱起她,使勁挨著蹭。

誰讓她取笑他捏的雪獅子像狗的!

眼看著兩人旁若無人地嬉笑,一旁的喬嘉和其他幾個護衛相顧無言,無語了一會兒,默默退下。

他們實在看不下去了!二爺和夫人相處的樣子總讓人起雞皮疙瘩。

第二天,傅雲英帶霍明錦去一個地方。

天色陰沉,鉛雲密布,時不時飄下零星雪花。

在船上吃過早飯,傅雲英拉著霍明錦下船,走到一間臨河的鋪子前。

鋪子二樓挑出一幅巨大的幌子,風吹獵獵響,幌子上書幾個大字:惠山泥人館。

惠山泥人很出名,店裏的泥人師傅、夥計都是常州府人。夥計說揚州這家店是後開的,他們家在常州府、蘇州府虎丘也開有館子。

“我們家捏像的泥是專門從惠山東北坡山腳下挖的黑泥,其他地方的泥不如我們惠山的泥好。”

夥計自豪道。

霍明錦走進鋪子,環顧一圈,貨架上擺滿各式各樣的泥塑,有人物,臉譜,麵具,各種珍禽動物,花草樹木,春牛、老虎、大阿福、壽星,有的是彩塑的,有的裝飾以金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喜歡這個?”

他認真挑選起來。

傅雲英一笑,拉住他的手,“不買這些,今天是來捏像的。”

泥人館的泥人師傅可以照著模樣現捏泥人,就和畫影像留作紀念一樣,捏像也是紀念的一種方式。

霍明錦想起昨天那兩隻雪獅子,唇角輕翹。

雪獅子終究是會融化的,泥人可以一直保存,等到兩人老去、垂垂老矣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追憶往昔。

泥人師傅看兩人一個英武俊朗,高大威猛,一個溫婉清麗,眉宇間英氣勃勃,一看就是一對琴瑟和諧、蜜裏調油的夫婦,一邊捏像,一邊和他們搭訕。

捏好的泥人要過幾天才能拿,泥人師傅記下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到時候要連同名姓和地點一並刻在泥人上。

三天後,喬嘉去泥人館取回他們的泥人。

泥人師傅是家傳的手藝,捏得很像。

一對泥人是照著他們的樣子捏的,含笑並坐,男泥人五官深刻,肩背挺直,女泥人眉眼如畫,皎若秋月。

連他們那天穿的衣裳紋樣都細細描繪出來了。

霍明錦愛不釋手,又找回去讓泥人師傅多捏了幾對。

在揚州玩了幾天,雪停的時候,也要北上的傅雲章、苗八斤、陳葵等人從南京找了過來,和他們彙合。

傅雲章前不久奉命巡視南直隸,當地官員看過他的書,見他文風清麗淡雅,以為他是個文弱書生,陽奉陰違,很是怠慢。

他不動聲色,到了南京,先和士子們應酬往來,降低官員們的戒心,暗中收集證據,等時機成熟,大刀闊斧地收拾當地貪腐官員,整頓海防。

當地官員叫苦不迭,這才知道輕看了這位書生欽差,別看他麵相俊美,言語溫和,動起手來,當真是雷厲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