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總體影響分析

可以明確的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後果較2003年非典更為嚴重,更具隱蔽性和傳染性,感染人數遠遠超過非典,但總體可控。

首先,從總量上,這次疫情短期直接衝擊的是第三產業,特別是對消費產業有很大影響。影響情況可用幾個基本數據來估算。一是根據2019年全年第三產業貢獻率為59.4%計算,今年,因消費業衝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估計是2003年的1.6倍,按照2019年我國GDP接近100萬億元測算,短期內第一季度增速會下降到3%~4%,那對全年經濟增長的影響在1%左右,總損失會在1萬億元以上。

其次,從長期看,第二季度的第三產業,特別是消費業應該會快速回升。這次國家對疫情控製采取行動十分迅速,在2月中旬應能控製住,疫情高峰期有可能會在2月中旬。在2月下旬,經濟會逐漸複蘇。因此,企業2020年最大的壓力會在第一季度。短期影響最大的行業是餐飲、旅遊、文化娛樂、交通運輸、教育培訓等,損失主要是疫情期間不能開展正常經營造成的,這個損失是短暫、階段性的,疫情結束後,可以逐步恢複…經營。

最後,在製造業和國際貿易方麵,春節期間由於是假期,短期直接衝擊稍微有些緩衝,但從2月中旬到3月底影響會非常顯著,由於需求和生產驟降,投資、消費、出口均受明顯衝擊。由於製造業受到的影響具有延後期,尤其是對出口型產品製造業的影響,因此對製造業的影響會延續到整個上半年。

總體判斷:對這次疫情對經濟產生的影響不必太恐慌。2020年是我國決勝全麵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國家一定會以最大決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定會以最大決心解決經濟平穩發展問題,保證經濟增速控製在合理區間(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