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哪個時間點,當3.0模式出現之後,1.0模式的企業就要非常小心了,因為發展空間看起來還在,但是很可能會突然進入斷崖式的困難期。就像2012年很多傳統服裝大佬依然不相信淘寶這個平台的潛力,也不認為淘品牌能夠對它們形成任何威脅。但是到2013年,很多傳統服裝品牌開始大滑坡、大規模關店。對於1.0模式的企業來說,在看到3.0模式之後,一定要盡早做準備,能夠趁大部分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套現退出,其實就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
2.0模式的企業其實沒什麼選擇,因為眼下正是這些企業風頭正勁的時候,雖然出現了一些未來挑戰者的苗頭,但絕大部分企業不會放棄看起來非常好的增長,而去做所謂的戰略升級。不過,在2.0模式企業工作的個人選擇的空間會大一些。也許有少量的、有眼光的人會加入3.0模式的創業企業,但這樣的人肯定是少數。一方麵,有這種眼光的人本來就不多;另一方麵,這批人的機會成本很高,往往都已經是行業中呼風喚雨的人,所以很難放棄原有的地位。
3.0模式的創業者,如果你相信這是未來,那麼需要做的隻有勇往直前。當然從0到0.1,到1,再到10,每一個坎兒都是巨大的挑戰。有一批人雖然相信3.0模式的未來,但或者覺得這個未來還很遙遠,或者覺得2.0模式目前利益巨大,希望能先抓住眼前的部分利益,再考慮3.0模式的事情。這是一種很理想的想法,但是在實際中,當一個企業的大部分資源都投入到2.0模式時,其實很難再去吃3.0模式創業的苦。所以當3.0模式的“浪”真正打來的時候,往往隻有那批專心致誌、苦苦探索3.0模式的人,才能夠快速地奔跑起來。
我還有一個心得和3.0模式的創業者分享。在“第三浪”發展的早期,你能看清的利益肯定都不夠大。如果你過早地去追求剛出現的利益,就很有可能錯過未來真正有價值的大機會。隻有當浪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真正的寶貝才會浮現出來。對於下決心追“第三浪”的人來說,既然已經選擇這條路,隻要有可能,還是應該堅持長遠目標,憋大招。
淘寶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其實也是憋大招的結果。2006—2007年,其實淘寶的流量已經非常大了,賺錢的方法當然也有很多。但是,當時馬雲依然覺得淘寶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無法看清未來,遠沒有到可以討論贏利模式的時候。所以淘寶當時宣布了開店再免費三年的政策,進一步推動了淘寶的大發展。在隨後的兩年中,由於技術的發展,淘寶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精準廣告模式,在投入9年後開始大規模贏利,這就是堅持的價值。當然,大家也可能會發現,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人,其實往往不是因為利益算計得很準,更多的時候,反而是因為使命、願景的驅動,沒有過多考慮短期利益,反而有了最後的大成。
無論是在哪個時間點,當3.0模式出現之後,1.0模式的企業就要非常小心了,因為發展空間看起來還在,但是很可能會突然進入斷崖式的困難期。就像2012年很多傳統服裝大佬依然不相信淘寶這個平台的潛力,也不認為淘品牌能夠對它們形成任何威脅。但是到2013年,很多傳統服裝品牌開始大滑坡、大規模關店。對於1.0模式的企業來說,在看到3.0模式之後,一定要盡早做準備,能夠趁大部分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套現退出,其實就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
2.0模式的企業其實沒什麼選擇,因為眼下正是這些企業風頭正勁的時候,雖然出現了一些未來挑戰者的苗頭,但絕大部分企業不會放棄看起來非常好的增長,而去做所謂的戰略升級。不過,在2.0模式企業工作的個人選擇的空間會大一些。也許有少量的、有眼光的人會加入3.0模式的創業企業,但這樣的人肯定是少數。一方麵,有這種眼光的人本來就不多;另一方麵,這批人的機會成本很高,往往都已經是行業中呼風喚雨的人,所以很難放棄原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