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為了孩子的未來,請跨出一步(1 / 3)

● 行為困難(抑鬱、吸毒、酗酒、衝動、焦慮)

● 家族史和家族模式(其他家庭成員的自殺行為、缺乏凝聚力、缺少支持)

● 環境因素(消極生活經曆、重大損失、同伴侵害)

當這些風險因素同時出現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導致絕望的心理。與無助不一樣,無助通常是暫時的,而絕望是這樣一種感覺:認為沒有什麼會得到改善。絕望已經被證明是一種重要的自殺預期。毫無疑問,以前的自殺行為將是未來最強的自我預期行為。

因此,對於我們的青少年來說,抑鬱和自殺行為是主要問題。由於這三重危險(性格之間的相互作用、焦慮敏感性以及神經係統狀況,見第三章),社交弱勢的兒童和青少年極有可能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比如:爆發性的情感發作、慢性疲勞、無法控製的焦慮以及抑鬱症狀。隨著這些反應的持續,並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且伴有不間斷的家庭和環境壓力源,社交弱勢的孩子出現抑鬱症和自殺行為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加。可以表明你的孩子正在考慮自殺的跡象包括以下方麵:

● 行為上的重大變化(心情、精力、食欲、睡眠)

● 不斷增加的冒險行為

● 關於死亡或者瀕於死亡的評論

● 多次提到已經自殺的那些人

● 送掉一些寶貴的東西

● 關於死亡的主題,出現在孩子的音樂、藝術、文章或者詩歌中

● 一些可用的槍械或者毒丸

● 最近的、災難性的損失(家族成員的死亡或者一種關係的破裂)

孩子可能偶爾會對死亡或者瀕於死亡發表自己的評論(“我希望我已經死了”),這句話可能出現在最沮喪的情況下,在悲傷或者有退縮行為的那段時間裏。後者更令人擔憂,但是,任何關於自殺的評論都必須嚴肅對待,即使孩子是在提到朋友行為的時候說起的。孩子覺得自己沒用或者無助(例如,如果他是慢性欺淩的受害者),同時也提到了自殺行為,一定要對這些跡象提高警惕。如果你懷疑孩子有抑鬱症狀或者正在考慮自殺行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聯係你的家庭兒科醫師、學校輔導員或者合格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

雙相抑鬱症怎麼辦

到目前為止,本書已經著重談了社交弱勢,這種社交弱勢是來源於性格、焦慮敏感性和神經係統問題的結合體。但是,兒童和青少年社交弱勢還有其他原因,最顯著的就是雙相抑鬱症。雙相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紊亂,青少年會同時經受抑鬱發作和躁狂發作,並且二者經常快速交替(例如,在一個小時或者幾天之內)。抑鬱症狀包括一些情感,如悲傷、哭泣、對愉快的活動缺少興趣,還會出現食欲和睡眠失調(見第二章)。

確診青少年患有雙相抑鬱症是極其有爭議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很難區分正常的“喜怒哀樂”及行為問題與真正的情緒障礙之間的差異;第二,孩子們可能不會像成人那樣體驗到躁狂。成人躁狂發作,其特點是情緒升高或者情緒膨脹(例如,感覺過於強大、自信及不可戰勝)、用不完的精力(對睡眠的需求極少)、強製言語、冒險行為(比如,瘋狂購物或者強迫性賭博行為)、判斷力差(衝動)以及性欲亢進(對性題材有著特殊的興趣;高風險的婚外情)。

● 行為困難(抑鬱、吸毒、酗酒、衝動、焦慮)

● 家族史和家族模式(其他家庭成員的自殺行為、缺乏凝聚力、缺少支持)

● 環境因素(消極生活經曆、重大損失、同伴侵害)

當這些風險因素同時出現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導致絕望的心理。與無助不一樣,無助通常是暫時的,而絕望是這樣一種感覺:認為沒有什麼會得到改善。絕望已經被證明是一種重要的自殺預期。毫無疑問,以前的自殺行為將是未來最強的自我預期行為。

因此,對於我們的青少年來說,抑鬱和自殺行為是主要問題。由於這三重危險(性格之間的相互作用、焦慮敏感性以及神經係統狀況,見第三章),社交弱勢的兒童和青少年極有可能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比如:爆發性的情感發作、慢性疲勞、無法控製的焦慮以及抑鬱症狀。隨著這些反應的持續,並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且伴有不間斷的家庭和環境壓力源,社交弱勢的孩子出現抑鬱症和自殺行為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加。可以表明你的孩子正在考慮自殺的跡象包括以下方麵:

● 行為上的重大變化(心情、精力、食欲、睡眠)

● 不斷增加的冒險行為

● 關於死亡或者瀕於死亡的評論

● 多次提到已經自殺的那些人

● 送掉一些寶貴的東西

● 關於死亡的主題,出現在孩子的音樂、藝術、文章或者詩歌中

● 一些可用的槍械或者毒丸

● 最近的、災難性的損失(家族成員的死亡或者一種關係的破裂)

孩子可能偶爾會對死亡或者瀕於死亡發表自己的評論(“我希望我已經死了”),這句話可能出現在最沮喪的情況下,在悲傷或者有退縮行為的那段時間裏。後者更令人擔憂,但是,任何關於自殺的評論都必須嚴肅對待,即使孩子是在提到朋友行為的時候說起的。孩子覺得自己沒用或者無助(例如,如果他是慢性欺淩的受害者),同時也提到了自殺行為,一定要對這些跡象提高警惕。如果你懷疑孩子有抑鬱症狀或者正在考慮自殺行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聯係你的家庭兒科醫師、學校輔導員或者合格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