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遺恨未央(1 / 3)

作為趙國相國,周昌自然有一些當地人脈,隨即舉薦了四名年輕人。誰知,剛一見麵,高祖就沒有好臉色,劈頭蓋臉罵道:“看看你們的樣,還能做將軍嗎?”

四人被皇帝冷不丁一通臭罵,頓時感到惶恐不安、不知所措,馬上趴在地上,叩頭不止,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不過,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皇帝罵完之後,並沒有將他們轟出來,而是當場宣布任命他們為千戶。

其實,高祖這是在玩帝王馭人之術,目的就是讓這些本地人一時間根本搞不清皇帝的內心,以免讓他們感到皇帝有求於他們,先打一巴掌,然後再給好處,使他們對皇帝既害怕,又感恩。

帝王之心深如海,旁人哪裏能窺得其中奧妙?

部將中有些人實在忍不住了,常山郡郡守和郡尉不追究罪責也就罷了,怎麼突然給四個白丁授予如此高位?

數年來,我們追隨皇帝一起走出漢中,翻越秦嶺,平定關中,又與項羽征戰數年,憑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拚命,才換來今天的爵位,況且,有不少人的封賞,到如今還沒有完全落實下來。而眼前的這四個臭小子,尚未建立尺寸之功,一下子就如此突擊提拔,如何讓大夥兒心理平衡?

將領中有心直口快之人,當即站出來,向高祖詢問其中原委。

高祖明白大家心裏有情緒,便解釋說:“如今陳豨反叛,趙、代都被他占據。然而你們都知道,盡管我已傳達了召集天下軍馬的命令,但諸侯多在觀望,不肯出兵相助。現在我能依靠的就隻剩下趙國本地之人,隻要激發他們的鬥誌,協助我與叛軍作戰,我又何必吝嗇區區幾個官職呢?”

大家一聽,恍然大悟,明白了皇帝的一片良苦用心。

眾將領思考的隻是個人利益得失,而高祖考慮的卻是戰略問題,君臣之間,高下立判。

戰國時,燕國名將樂毅曾聯合諸侯,打敗強大的齊國,攻占齊地七十餘城,隻是後來由於燕惠王聽信讒言,罷黜樂毅官職。

樂毅擔心受到迫害,隻好遠走趙國避難,其後一直生活在趙國,直到老死。像樂毅這樣的名門望族,在社會上具有很強的號召力,想要贏得戰爭,獲得他們的支持很重要。

於是,高祖派人打探,找到樂毅的孫子樂叔,封之於樂鄉,號稱華成君。

一場戰爭的勝負,並不僅僅取決於雙方兵力和武器裝備,更在民心所向。很顯然,高祖很快在民心的爭奪戰中占據了上風,民意風向漸漸倒向了朝廷這一邊。

許多受陳豨蠱惑之人,本來就首鼠兩端,搖擺不定,很快改變了立場,放棄追隨叛軍。

待到第二年,由樊噲、灌嬰率領的漢軍先鋒部隊在襄國(今河北邢台)與侯敞帶領的叛軍激戰,結果侯敞及部將共五人,被灌嬰斬殺。

灌嬰乘勝攻擊王黃占據的曲逆(今河北東南),王黃的手下大多已被收買,作戰很不積極,結果被一舉擊潰。差不多同時,漢將郭蒙在聊城(今山東聊城西北),將陳豨的部下張春擊敗。

作為趙國相國,周昌自然有一些當地人脈,隨即舉薦了四名年輕人。誰知,剛一見麵,高祖就沒有好臉色,劈頭蓋臉罵道:“看看你們的樣,還能做將軍嗎?”

四人被皇帝冷不丁一通臭罵,頓時感到惶恐不安、不知所措,馬上趴在地上,叩頭不止,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不過,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皇帝罵完之後,並沒有將他們轟出來,而是當場宣布任命他們為千戶。

其實,高祖這是在玩帝王馭人之術,目的就是讓這些本地人一時間根本搞不清皇帝的內心,以免讓他們感到皇帝有求於他們,先打一巴掌,然後再給好處,使他們對皇帝既害怕,又感恩。

帝王之心深如海,旁人哪裏能窺得其中奧妙?

部將中有些人實在忍不住了,常山郡郡守和郡尉不追究罪責也就罷了,怎麼突然給四個白丁授予如此高位?

數年來,我們追隨皇帝一起走出漢中,翻越秦嶺,平定關中,又與項羽征戰數年,憑一刀一槍在戰場上拚命,才換來今天的爵位,況且,有不少人的封賞,到如今還沒有完全落實下來。而眼前的這四個臭小子,尚未建立尺寸之功,一下子就如此突擊提拔,如何讓大夥兒心理平衡?

將領中有心直口快之人,當即站出來,向高祖詢問其中原委。

高祖明白大家心裏有情緒,便解釋說:“如今陳豨反叛,趙、代都被他占據。然而你們都知道,盡管我已傳達了召集天下軍馬的命令,但諸侯多在觀望,不肯出兵相助。現在我能依靠的就隻剩下趙國本地之人,隻要激發他們的鬥誌,協助我與叛軍作戰,我又何必吝嗇區區幾個官職呢?”

大家一聽,恍然大悟,明白了皇帝的一片良苦用心。

眾將領思考的隻是個人利益得失,而高祖考慮的卻是戰略問題,君臣之間,高下立判。

戰國時,燕國名將樂毅曾聯合諸侯,打敗強大的齊國,攻占齊地七十餘城,隻是後來由於燕惠王聽信讒言,罷黜樂毅官職。

樂毅擔心受到迫害,隻好遠走趙國避難,其後一直生活在趙國,直到老死。像樂毅這樣的名門望族,在社會上具有很強的號召力,想要贏得戰爭,獲得他們的支持很重要。

於是,高祖派人打探,找到樂毅的孫子樂叔,封之於樂鄉,號稱華成君。

一場戰爭的勝負,並不僅僅取決於雙方兵力和武器裝備,更在民心所向。很顯然,高祖很快在民心的爭奪戰中占據了上風,民意風向漸漸倒向了朝廷這一邊。

許多受陳豨蠱惑之人,本來就首鼠兩端,搖擺不定,很快改變了立場,放棄追隨叛軍。

待到第二年,由樊噲、灌嬰率領的漢軍先鋒部隊在襄國(今河北邢台)與侯敞帶領的叛軍激戰,結果侯敞及部將共五人,被灌嬰斬殺。

灌嬰乘勝攻擊王黃占據的曲逆(今河北東南),王黃的手下大多已被收買,作戰很不積極,結果被一舉擊潰。差不多同時,漢將郭蒙在聊城(今山東聊城西北),將陳豨的部下張春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