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小人嘴臉(2 / 2)

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效果!

我在心裏默默地說了一句,臉上的表情也溫暖起來,帶著微笑,緩緩地說道:“我們坐下來,隨便聊一聊,我了解一下情況,這樣有利於我的工作展開。怎麼樣?”

小王很聽話地坐了下來。

見他如此配合,我也暗道一聲爽快,然後,我就開始和他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起來。聊了一會兒,我發覺他對我的防備心慢慢地鬆懈了下來,就打算開始實施我的計劃。

當然,我之所以會有這些判斷,除了是通過小王的語氣外,主要還是觀察到了他的肢體語言的變化。

人類行為學有一個很形象的假設,說人的臉龐和四肢是人的第二個大腦思維。第一個,存在於自己的頭顱中,是自己看的,而臉和四肢這個“第二大腦”,則是給別人看的。

據研究表明,對於普通的每個人來說,在不同的情緒影響下,會有不同的麵部表情和肢體反應,而這些反應,通過不同個體在相同的情緒下的對比,從而得出一係列相似的推論。這,就是微表情學的理論根源。

通過觀察人的臉部表情和四肢反應,就可以根據微表情的相關研究成果,推斷出人的內心所想與心理狀態。簡單地說,就是四個字:察言觀色。

在與小王聊天的過程中,我就是不斷地察言觀色,再結合我的知識與實踐,從而把握住他的心理變化的。

無論如何,我對自己現在的狀態很滿意。

“小王,我想問你個問題,希望你不要介意,行嗎?”我開始引出我的話引子。

“林先生,你問吧!我不會介意的!”小王經過我刻意的一番“調理”後,已經把我當成了很親密的人,所以,他不假思索地就這樣說道。

他的話,正是我想要聽到的。

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會有“義氣”的衝動,這種情況,在酒桌上出現較多。“包在我身上!”、“絕對沒問題!”,諸如此類的話,每個人都知道,隻是應付辭令,無法當真。

但是,這些話卻不得不說。不管心裏有多不願意,場麵話都要說,這是一種不二的交際法則,一種約定俗成,大家心知肚明的不成文規定。

這種話的作用,也就是大家在一起圖個樂嗬而已。

但對我來說,小王的話可就不僅僅隻有這麼個作用。因為,我決定順杆子往上爬。

“是這樣的。你是不是知道趙永新和我的一些情況?”我絲毫不掩飾,直接就把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給問了出來。

小王聽到我的問題,臉色又像最初那樣變了一下,但很快就又恢複了正常。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嗬嗬!謝謝你的坦白。”我向他道謝了一聲,繼續問道:“能評價一下趙永新和我嗎?”

小王在我說話的時候,眉毛就開始緊緊地皺了起來,在聽到我說到“趙永新”時,他就咬牙切齒地說道:“人渣!”

在他說完“人渣”後,我也同時才結束了自己的話。

小王愣了一下,然後看著我,臉色雖然不像提及趙永新時那般難看,但卻帶上了一絲很明顯的尷尬的神色。

我剛才的問話裏,問的是趙永新和我兩個人,結果小王不等我說完整句話,就不假思索地就吐出了“人渣”兩個字。就我那句話的本意來說,小王算是將我和趙永新給一起罵了。

我知道他並非有意,就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在乎這些。

小王很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又繼續說道:“林先生,對不起。我不是說你,是在說趙永新。”

“嗯,我知道。你繼續!”見他執意要解釋,我也隻好隨聲附和他一聲。

“我真的想不到,他居然會如此落井下石!”小王氣憤地說道:“我隻不過去求他幫幫我,可他居然連見我都不見我!還是林先生你是個好人!”

他說著說著,把話題轉移到了我的身上。

我一邊和他敷衍,一邊在心裏暗自慚愧,同時也更加警惕這個小王。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講,小王是趙永新這邊兒的人,他在談話中也承認了這一點,但是,他現在的表現,卻像是和趙永新有深仇大恨的人。這種情形,隻能說明他是一個小肚雞腸、睚眥必報且毫無原則性的人。

和這種人打交道,必須要萬分小心。因為你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會得罪到他。更何況,他這種人,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有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有可能成為他攻擊你的誘發原因。

這,是絕對的小人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