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出大山(1 / 2)

(寫在前麵的話,急性子的朋友從第二部看起,可以回頭看第一部,第一部大多是介紹人物關係和故事背景)

從瀛山回來,夜幕已經開始降臨,陸夜回頭看了看母親的墳塋,輕輕抹去眼角那一絲淚痕,輕輕地念道:“媽媽,明天我就要去讀大學了,或許要很久才能回來看您了。”

陸夜靜靜地看著遠方,往事一幕幕浮過心頭。

自從八年前母親因為操勞過度去世以後,陸夜徹底成了一個孤兒。坯窯屯,這個中國南方一個極其普通的小山村,坐落在三省交界的五嶺深處,貧困閉塞,不過這個小山村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還有一所小學,和一塊不知道還能不能稱為球場的籃球場!

說是學校,其實隻有三間土坯房而已,不過這已經是這所小屯最好的建築了,而籃球場,據老人說,是當年下鄉的知青們修建的,後來知青們走了,留下了這個殘破的籃球場和一個幹癟的籃球,山裏人隻是好奇的看著這圓圓的家夥,可是知青走後,山裏已經沒有人會打籃球了,直到張盧的到來。

張盧是八十年代來到這個小山村支教的老師,一晃已經快二十年了,當年的英俊小夥如今已是滿臉風霜,當初和他同來的,還剩下另外一個女老師了,而這個女老師,現在是他的老婆,而這所學校,也僅僅隻有這兩個老師了。

幹癟的籃球重新恢複了生氣,已經長滿雜草的籃球場也被修葺一新,這一切自然是張盧傑作,大學時代的張盧曾經是校隊的主力籃球手,多年來,張盧一直保持著對籃球的癡迷,隻可惜在這裏,張盧早已沒有了籃球夢想,而二十年的時間,早已改變了張盧整個人。

“這輩子,都要留在這裏了~!”張盧總是喜歡自嘲似的看著自己的妻子,似笑非笑的說道。其實張盧還是有機會離開的,隻不過張盧選擇了留下,而再之後,即使想離開,也沒有機會了,命運就是這麼捉弄人。而留下來的原因很簡單,隻不過現代人,已經很難理解了,張盧是個重感情的人,他無法割舍這邊的孩子們,盡管他知道,這裏的條件,即使他再努力,也無法改變這些孩子們的命運,因為貧困,這裏的孩子勉強讀完小學,便外出打工了,這讓張盧感到很無奈,也很苦惱,有時候也感歎命運的不公,每當苦悶的時候,他便會抄起籃球,在籃球場上盡情發泄一番,一米八九個子的張盧,在這個南國的山村裏,異常的醒目,隻可惜張盧隻有自己一個人,孤獨的投籃,扣籃,那個幹癟的籃球經過多年摔捶,早已變形走樣,張盧也覺得這輩子可能就這樣了,直到他見到了陸夜。

一米七六身高的陸夜,在這個小山村裏,也算高大了,不過讓張盧覺得興奮的是陸夜驚人的彈跳力和無與倫比的籃球天賦,張盧曾試著訓練陸夜運球和投籃,並沒有多久,張盧便肯定以及確定了這是個絕對的天才,而當張盧在一次無意中看到陸夜一個超遠距離的飛身扣籃以後,張盧震驚了,盡管此時的籃球場早已看到不到罰球線和三分線,但張盧還是能肯定那個起跳的距離應該是介於罰球線與三分線之間,張盧曾在大學裏見過標準的籃球場,這個小山村裏的球場,雖然略微比標準的小點,但是那個距離,也已經夠讓人熱血沸騰了,尤其是對一個隻有十幾歲的孩子,而且他的個頭也不過一米七多……張盧曾感歎這是上帝的扣籃,而這個孩子的運球更是一絕,仿佛他已經和籃球融為了一體,籃球玩轉在他的手中,就像他身體的一部分一樣。不過張盧知道,這裏隻有他們兩個人,他隻確信陸夜有著驚人的籃球天分,隻可惜以他的能力,和這樣的環境,根本無法將陸夜的潛力都挖掘出來,想到這裏,張盧又陷入了失落當中,除非陸夜能走出大山,否則,陸夜隻能和他一樣,在這個孤獨的籃球場上,終老一生。

不過令張盧欣慰的是,陸夜的天分不僅體現在籃球上,同樣還體現在學習上,這讓張盧也不遺餘力的盡心輔導著了陸夜,陸夜沒有父親,或者說除了陸夜的母親,沒有人知道陸夜的父親是誰,這也讓陸夜在村裏受到了些許的歧視,不過陸夜是個很爭氣的孩子,當然也在張盧的幫助下,他被送到了大山之外的鎮中學讀了初中,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裏的重點高中,終於,在陸夜十八歲時,他成為整個坯窯屯的驕傲,他不僅成為這個山村有史以來第一個大學生,也是全鄉,全縣僅有的四個大學生之一。

當張盧從縣郵局領回鮮紅的大學通知書的時候,激動得不知所以,他知道這是陸夜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機會,熱淚盈眶的他將通知書交到陸夜手中的時候,這個籃球天才卻異常的平靜,孤兒的身份養成了陸夜孤僻的性格,同時也絕少笑容,隻有當他一次次把球送進籃筐時,嘴角才會露出一次旁人難以察覺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