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暄你敢動朕的女人(2 / 3)

穆瑾寧沉默了半響,才端正了身子,依靠在軟榻上的藏藍色軟墊上,晶瑩蒼白的麵龐上沒有任何神情,哪怕周遭人什麼都不說明,但她卻心有明鏡,比誰都更明白。“有人覺得自己活得太短暫,是因為還有心願未了,遺憾終生。而我,心中沒有任何遺憾,也沒有什麼不甘心,活二十年還是三十年,又有何等不同呢?”

瓊音撲通一聲跪倒在穆瑾寧的腳邊,她看著穆瑾寧一天天消瘦憔悴下去,那些疼痛倦意哪怕不能感同身受,她也隻覺得心中像是壓著千斤巨石一般,這一聲呼喚,隱約聽得出撕心裂肺的不忍和不舍:“郡主。”

“人到了時候,就該走了,放不下並非好事,其實……沒什麼好放不下的,痛了,累了,就自然放得下了。”

穆瑾寧淡淡睇著瓊音臉上的悲慟,回想起自己在幾歲懵懂的時候就遭遇了娘親的死,那個女人曾經讓她頭一回感知著死亡,卻又不知恐懼,而如今,她總算知曉娘親死前的心,沒有任何不甘心,沒有任何不舍得,更多的是坦然超脫,因為這輩子沒有得到真正的感情,娘親真的覺得幸福嗎?被曾經心儀的男人推入火海,娘親真的不曾痛惜嗎?

就像是她如今總是說忘記了,偏偏很多東西,卻越來越記得清楚。

明日,並非是她自己的夙願,不過是秦昊堯一個人的決定。她走到這一步,根本不在乎什麼名分,榮華富貴也隻是過眼雲煙,或許……對她這樣的人而言,將最後的日子耗費在深深宮牆之內,才是最大的殘忍。

這一回,她當真是真心想要離開,哪怕是世間的盡頭,她想一個人好好看看這世界,過去她的腳步總是太匆忙,太沉重,忽略了許多東西,她並不想最後還是困在這個故地,束縛了自己的身心。

“今天看來要下雨。”穆瑾寧的目光掃過沉默不語的瓊音,她自顧自將眸光再度投入到庭院之中的風景,各種鮮花的暗香浮動,她卻像是閉塞了口鼻,根本嗅聞不出來。春雨時節雨紛紛,或許明日也不會放晴,隻可惜了禦花園內的大一片桃花樹,一場雨後,枝頭又該少了不少姹紫嫣紅。

話音未落,驀地一口氣提不上來,穆瑾寧猝然身子一歪,睜大了眸子,喉嚨沒有血腥滋味,但她卻宛若被人掐著脖子,神智幾乎要被拉出身子之外,她麵色死白,一種虛幻卻又極致痛苦的感覺,霸占了她的內心,像是有人大力將她的身子搖晃牽扯,恨不能將她的魂魄抽出她的身體之內。

瓊音一看當下麵色大變,急忙從茶幾上取來兩片人參片,送入穆瑾寧的口中,這些人參片都是從藥膳房送來的,若沒有它們,這些天郡主一定挺不過去,隻是或許用的多了,起效越來越微弱了,她不敢往下想下去,隻能輕輕撫著穆瑾寧的後背,揉搓溫暖她微涼的雙手,直到看著穆瑾寧的臉色漸漸緩和一些,瓊音才暗自舒了口氣。

見穆瑾寧的臉上又有了倦意,瓊音彎下腰放平她的身子,為她取來一條柔軟的毯子,眼看著她含著人參片合上眼眸,漸漸地呼吸均勻平穩下來。

“今兒個皇上帶著臣子出宮巡查江北大堤的監造,天黑之前才會回宮,待會兒午膳就準備娘娘一人的即可。”

一個宮人從雍安殿的方向走來,朝著碧軒宮外的雪兒說了聲,雪兒點頭,走到一旁跟宮女吩咐午膳準備哪幾道菜色,如今穆瑾寧雖然早已沒了胃口,吃的比以往更少,但雪兒還是挖空心思找些清淡爽口的菜肴。

“我跟趙太醫約好了,要去藥膳房取這幾日的藥,雪,你在這裏等候,郡主暫且睡著了。”瓊音從屋內走出來,如今去趙太醫那裏取藥儼然成了一種責任,瓊音信不過任何人,從來都是自己親力親為。

雪兒應了聲,目送著瓊音離開,推開門去,走入內室,望著已然沉睡的穆瑾寧,她為主子拉好滑落一半的毯子,等待了半響,聽到宮女在門外喊她,不願驚動了主子,她疾步匆匆地走出去。

瓊音護著手中的藥包,才從藥膳房回來,已然看著雪兒麵色大變,從遠處跑來,氣喘籲籲:“瓊音,不好了!”

“什麼事這麼慌張?”瓊音空出一手來,拉過雪兒的手,不禁蹙眉低問。

“郡主……郡主她不見了……”好不容易平息自己的錯愕和驚慌,雪兒的眼底滿是淚光,她見瓊音疾步越過自己走向碧軒宮,緊隨其後。

瓊音暗自揣摩著,她走開的時候還不到半個時辰,這宮內的侍衛守衛森嚴,外人是很難入宮,更別提有心之人。碧軒宮不比淑寧宮,她們搬來住才幾天而已,瓊音將整個屋子轉了一圈,這才發覺碧軒宮的一道窗戶半開著,難道……她的眼神一暗再暗,突地不知自己心中的猜測是否成真,她沉默不語,自始至終都是皺著眉頭,最終才放任雪兒去喊來當值的侍衛,將此事稟明。

偏僻的一條小路,一對人影疾步匆匆,穿過低矮的花叢,天氣越來越陰沉,遠方隱約傳來春雷聲,空氣似乎一下子就變得沉悶許多,讓人呼吸越來越難。

前麵的高大男人身著墨青色太監服,細看之下,他走路的姿態並不自如,更何況還要拉著身後的人緩步前行,走了沒多久,他便會停下腳步,回過頭來低聲詢問幾番,隻因為她實在虛弱至極。

“還行嗎?”他低聲詢問,握緊她的右手,一臉關切。

“我沒事,隻是許久不曾走動了,喘得厲害。我們快走吧,別耽誤了時辰。”說話的嗓音及其輕微,宛若飄在半空之中,她垂著眉眼,小臉逆著光,很難窺探她此刻的神情,她緩緩伸出左手,指著前方,話鋒一轉:“從這兒轉彎往南走,南門出入的人很少,我們就去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