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的親事才遲遲未定。
如今,顧煥文采斐然,年輕有為,陶老爺子也喜歡,但他也沒有一口應承下來,一來,這是遠嫁,小兒子小兒媳不在了,雖有其他兩個兒子在京城,能照顧孫女,可顧家是太後的娘家,皇親國戚,一大家子的,陶老爺子怕孫女到了婆家,受委屈,二來,孫女是認識顧煥的,所以,他想先問問孫女的想法。
老少兩人密談了一番,陶老爺子也沒有應承下來,隻說過幾日再邀請他過來喝茶。
顧煥走了,陶老爺子就去了後院,陶斯正陪著陶老夫人在屋裏說話。
揮退了下人,陶老爺子問陶斯的意見。
陶斯紅了臉頰,道,“祖父祖母最是疼愛孫女,孫女的親事,單憑祖父,祖母做主。”
陶老爺子見她如此,知道她也是歡喜的,哈哈大笑了起來。
陶老夫人卻是心疼道,“這,是不是太遠了點?”
“有老三,和老五他們兄弟在京城呢,還有斯兒幾個堂爺爺也在那邊。”孫女自己喜歡了,陶老爺子自然覺得好了。
何況,京城陶家人不少。
陶老爺子請了顧煥過來,又談了一次。
得了陶老爺子的首肯,顧煥快馬加鞭給京城去了一封家信。
接到了顧煥書信的時候,已初冬。
顧夫人蔡氏看得兒子的信,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她真是怕兒子會打一輩子光棍了,不想去了江南府,就有了好消息,陶家,蔡氏是了解的,這樣書香門第之家教養出來的姑娘,自是好的,蔡氏很是滿意。
顧不上眼看就要年關,蔡氏決定自己帶三兒媳和六兒媳兩個兒媳走一趟江南府,府裏有大兒媳打理,她很放心。
雖說,聘禮早就是準備好了的,可也少不得一頓人仰馬翻。收拾妥當後,蔡氏帶了兩個兒媳,還有官煤,丫頭婆子,侍衛等浩浩蕩蕩下江南。
蔡氏到江南的時候,已是十一月了,浩浩蕩蕩一行人,倒是把顧煥嚇了一跳。
不過,蔡氏如此重視這門親,還親自從京城過來議親,還從京城帶了官煤一起來,陶老爺子與陶老夫人都非常高興。
親事議定,又請了高僧和了八字,兩人是天作之合,兩家人都很高興。
蔡氏是恨不得定了親立馬挑了吉日趕在年前就把陶斯這個兒媳婦娶回顧家,畢竟顧煥年紀不小了,陶斯也已經及笄了。
可陶家兩位老人家不舍得,於是親事就定在來年的六月初二。
知道了陶斯的身世,蔡氏不免也心疼她,親事定了,又年關將近了,回京城過年是趕不上了的,蔡氏與兩個兒媳留在這邊過年。
自是少不得經常去陪陶老夫人說話聊天。
知道陶老夫人的擔心,蔡氏笑著說道,“我也是打心裏喜歡斯兒,老夫人您不用擔心,我定把她當親生閨女一般疼,還有小九他是封了侯的,現在沒有成家,就住在府裏,等成了親,他們小夫妻自該是在侯府住的。”
陶老夫人聽了笑得臉上開了花,拉住蔡氏的手說道,“有夫人你疼著她,我這個做祖母的也放心了,這丫頭從小被我們寵壞了,要是有什麼不對的,夫人盡管教她,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