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達海邊時,正好九點,沒有收音機、電話。他趕緊打開處方,上麵寫道:“專心傾聽。”他開始走出車子,用耳朵傾聽,他聽到了海浪聲,聽到了各種海鳥的叫聲,聽到了風吹沙子的聲音,他開始陶醉了,這是另外一個安靜的世界。快到中午的時候,他很不情願地打開第二個處方,上麵寫道:“回想。”於是他開始回憶,他想起小時候在海邊嬉戲的情景,與家人一起拾貝殼的情景……懷舊之情汨汨而來。近3點時,他正沉醉在塵封的往事中,溫暖與喜悅的感受,使他不願去打開最後一張處方。但他還是拆開了。
“回顧你的動機。”這是最困難的部分,亦是整個“治療”的重心。他開始反省,瀏覽生活工作中的每件事、每一狀況、每一個人。他很痛苦地發現他很自私,他從未超越自我,從未認同更高尚的目標、更純正的動機。他發現了造成疲倦、無聊、空虛、壓力的原因。
這個故事中,這位年輕人通過醫生的建議來到海邊,進行了自我引導和暗示,通過傾聽、回想、回顧這三個過程,最終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自私、從未超越自我、從未認同他人,這就是他感到空虛、壓力大的原因。
心理學家曾說過:“人是最會製造垃圾汙染自己的動物之一。”正如清潔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們製造的成堆的有形的垃圾一樣,我們要想徹底消除倦怠,也必須經常地進行自我調整和反省,時刻清洗心靈和頭腦中那些煩惱、憂愁、痛苦等無形的垃圾,真正讓自己時刻心如明鏡,洞若觀火,以最好的狀態去投入工作,而釋放這些不健康心靈毒素的方法之一是心理急救。
2.心理急救是保持身心健康和完整所必需的
現今社會競爭之激烈早已不容分說,然而正因為如此,人們都變得越來越理性,逐漸收起自己的感性,這一做法,被很多人讚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造成人們情緒的堵塞,無法得到釋放而累積,另外,為了逃避自己的情緒,這些人又會更加理性,結果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正如很多人說的:“我活得就像個機器人。”
所以,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要保持自己的情緒通道是暢通的,每天的負麵情緒都能得到及時的釋放,這樣才能身心輕鬆,快速恢複活力。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需要周期性地進行自我調節,來保持情緒通道暢通。
總的來說,作為現代社會的人,不管你願不願意,心理急救都是保持身心健康所必需的,我們也有必要學習和將其運用到平日的生活裏,從而運用它來進行身心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