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欠未清,新的工作就無從說起。今天,可已又到了“七七”——半年多,什麼也沒寫出來!
頭一個“七七”,我在青島。第二個,在武昌。第三個,在留侯祠。第四個,在陳家橋。今天,這第五個“七七”,是我頭一次在陪都紀念它。
像我這樣的一個沒有什麼用處的人,遇到這樣偉大的日子,實在不敢講說什麼,要說,隻好說說自己。我總以為每個人要都能盡力於他所能做的,而且經過客觀的批判——是最有意義的事,大概社會上就會得到應該由他那裏得到的好處。我自己沒有什麼本事,除了能寫點平庸而有時候還清楚的文字。寫出來的小說也好,劇本也好,雖然說不到什麼文藝,可是也許碰巧能使一個青年,或一個老人,或一個受傷的士兵,得到一點往好裏去的鼓勵,或一點安慰;這就沒白耗費了工夫。這是我能夠做的,而且客觀地覺得並非全無意義,所以我就這麼做了;在抗戰前,與抗戰中,我始終是這麼老老實實地拿定了我的筆。
一個人也許不見得能充分了解他自己吧?假如我去做些別的事,說不定或許比寫文章有更好的成績呢。可是,我不冒險。這個看起來好像是“消極的”態度,卻足以保證自己不是以文藝為敲門磚,而到時候就可以放下紙筆,另有所圖。有些人,我曾看見,以為別人從事文藝是為了給他們自己搭一座浮橋,等到走過了河便把橋拆掉,而永遠不再提起文藝。因此,這些人在一開始弄文藝的時候,便先要打倒別人,詬罵別人,不過也是給自己搭起浮橋而已。這樣的人,我永遠不願說什麼;即使他們罵到我自己的頭上來,我還是相應不理,而隻為文藝傷心罷了。在這個消極的態度中,我保持著些積極的精神,文藝決定不是我的浮橋,而是我的生命。同時,我也切盼浮橋主義漸次消滅,而使文藝得到它應有的尊嚴。
可是,我已有半年多沒能寫東西了!在抗戰中,不是一個人應做三個人的事麼?我卻做了半年的廢人!這是多麼可恥的事呢!沒有身體,便沒有一切;用腦子的人應當怎麼看清他的身體啊!“七七”,這偉大的日子,我敢說什麼呢?沒有盡到心的,就沒有說話的資格,我隻能譴責自己!
原載1941年7月7日《新蜀報·蜀道》(“七七”複刊紀念號)
舊欠未清,新的工作就無從說起。今天,可已又到了“七七”——半年多,什麼也沒寫出來!
頭一個“七七”,我在青島。第二個,在武昌。第三個,在留侯祠。第四個,在陳家橋。今天,這第五個“七七”,是我頭一次在陪都紀念它。
像我這樣的一個沒有什麼用處的人,遇到這樣偉大的日子,實在不敢講說什麼,要說,隻好說說自己。我總以為每個人要都能盡力於他所能做的,而且經過客觀的批判——是最有意義的事,大概社會上就會得到應該由他那裏得到的好處。我自己沒有什麼本事,除了能寫點平庸而有時候還清楚的文字。寫出來的小說也好,劇本也好,雖然說不到什麼文藝,可是也許碰巧能使一個青年,或一個老人,或一個受傷的士兵,得到一點往好裏去的鼓勵,或一點安慰;這就沒白耗費了工夫。這是我能夠做的,而且客觀地覺得並非全無意義,所以我就這麼做了;在抗戰前,與抗戰中,我始終是這麼老老實實地拿定了我的筆。
一個人也許不見得能充分了解他自己吧?假如我去做些別的事,說不定或許比寫文章有更好的成績呢。可是,我不冒險。這個看起來好像是“消極的”態度,卻足以保證自己不是以文藝為敲門磚,而到時候就可以放下紙筆,另有所圖。有些人,我曾看見,以為別人從事文藝是為了給他們自己搭一座浮橋,等到走過了河便把橋拆掉,而永遠不再提起文藝。因此,這些人在一開始弄文藝的時候,便先要打倒別人,詬罵別人,不過也是給自己搭起浮橋而已。這樣的人,我永遠不願說什麼;即使他們罵到我自己的頭上來,我還是相應不理,而隻為文藝傷心罷了。在這個消極的態度中,我保持著些積極的精神,文藝決定不是我的浮橋,而是我的生命。同時,我也切盼浮橋主義漸次消滅,而使文藝得到它應有的尊嚴。
可是,我已有半年多沒能寫東西了!在抗戰中,不是一個人應做三個人的事麼?我卻做了半年的廢人!這是多麼可恥的事呢!沒有身體,便沒有一切;用腦子的人應當怎麼看清他的身體啊!“七七”,這偉大的日子,我敢說什麼呢?沒有盡到心的,就沒有說話的資格,我隻能譴責自己!
原載1941年7月7日《新蜀報·蜀道》(“七七”複刊紀念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