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 如何配製育苗用的營養土?
育苗是蔬菜生產的特色之一,是蔬菜栽培的重要環節。絕大多數蔬菜可進行育苗移栽,如大多數白菜類、甘藍類、蔥蒜類、茄果類、瓜類、芹菜等。少部分蔬菜不進行育苗,如蘿卜、胡蘿卜、多數綠葉菜類。目前生產上,最常使用的是穴盤育苗。標準穴盤的尺寸為540毫米×280毫米,十字花科蔬菜育苗宜選用128穴,PS材料,厚度為0.1厘米的方形孔穴的穴盤。生產上,夏季和秋季一般使用白色的聚苯泡沫盤,春季和冬季使用黑色的聚苯泡沫盤。使用穴盤育苗具有以下優點:節省種子用量,降低生產成本;出苗整齊,保持植物種苗生長的一致性;能與各種手動及自動播種機配套使用;便於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移栽時不損傷根係,緩苗迅速,成活率高等。
營養土是指用大田土、腐熟的有機肥、疏鬆物質(可選用草炭、細河沙、細爐渣、炭化稻殼等)、化學肥料等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的育苗專用土壤,也叫苗床土、床土。良好的營養土要求富含礦質營養素,且可給性強,有機質豐富:全氮0.8%~1.2%,速效氮100~150毫克/千克,速效鉀100毫克/千克;酸堿度(pH值)6~7;疏鬆通透,保水能力強,灌水後不易板結和龜裂,總孔隙度≥60%,容重0.6~1.2千克/立方米;無病菌、蟲卵和草籽,無工業“三廢”,無化學農藥、除草劑、激素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營養土分為播種床土和分苗(移植)床土。播種床土要求特別疏鬆、通透,以利於幼芽出土和分苗起苗時不傷根,對肥沃程度要求不高。播種床土厚度約6~8厘米。分苗(移植)床土為保證幼苗期有充足的營養和定植時不散坨,應加大田土和優質糞肥。分苗床土厚度約10~12厘米。
配製營養土的主要原料是腐熟的有機肥和大田土以及種過豆類、蔥蒜類的土壤。大田土感染蔬菜病菌的機會少,種過豆類的土裏有根瘤,土質較肥沃,種過蔥蒜類的土裏含有硫化物,可殺死土中的一些病菌。這些土壤以表層10~15厘米的為好,土質過黏時,可加入適量的細沙。有機肥以馬糞、羊糞為好,其他有機肥也可以,但不能含有鹽堿,且要充分腐熟。營養土配方可以是水稻土∶腐熟優質有機質堆肥(或食用菌廢棄棒)∶穀殼按5∶4∶1的比例混合,每100千克營養土中加入硼砂50克、50%多菌靈8~10克攪拌均勻,營養土pH值用石灰調至6.5~7.0,堆悶7天後裝杯(盤),並均勻整齊排於苗床上。也可用稻田土∶細豬糞以6∶4的比例配製營養土200千克,然後加入過磷酸鈣及複合肥各1.5千克,並均勻整齊鋪於苗床上。
營養土消毒可用福爾馬林(40% 甲醛)稀釋2000倍或敵克鬆、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稀釋800~1000倍,用藥量為每立方米營養土5~6千克藥液。消毒時用灑壺一層土噴一次藥液,堆成土堆,蓋上塑料薄膜密閉5~7天後混合均勻,再晾5~7天,並經常翻動,待氣味散盡後使用。將配好的營養土在播種床鋪5~8厘米厚,分苗床鋪10~12厘米厚。播種床和分苗床一般是寬1.5米、長5米左右的平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