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寫在最後: 年輕沒有用(1 / 3)

TED演講上有個心理學家的演講視頻,大概是說:20歲到30歲是人生最重要的十年。許多關於人生的重大決定,都是在這個階段做出的,好比和誰結婚,要不要生個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工作,等等。

人們總說,30歲不過是人生一個新的十年。這是一句謊言。

20多歲的時候談戀愛,好像在玩搶凳子的遊戲,你總覺得眼前的這段不算數,總覺得不會和他結婚,戀愛的原因隻是覺得寂寞,想有人陪著你一起玩。

可是到了30歲,音樂會忽然停止。

周圍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那把椅子坐下,因為不想成為那個唯一沒有坐下的人,你會慌忙地搶一把離你最近的椅子。

一位婚姻不幸的女性說:“我常常想,我現在的丈夫就是當時離我最近的那把椅子。但最近的那把椅子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20歲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很年輕,還可以去浪費和揮霍,於是把當下該做的都推給以後,把青春當成放縱的借口。到了30歲就隻能湊合。

年輕時,做錯事讓人付出的最大代價,不是傷心,而是時間本身。青春不過也就那麼幾年罷了。

我今年28歲了,20歲這十年即將過完。如果讓我對十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我會告訴她,青春真的沒有用。你總覺得年輕人有無限可能,但如果像你這個樣子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那未來隻有一種可能:你會成為一個更老的自己,不會有任何其他的事情發生。

年輕人如果更早知道這一點的話,後來的人生會更從容。

現在我把自己後來知道的一些事情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工作:

第一點,即便年輕,也沒有那麼多試錯的機會。

很多人喜歡說,年輕就是要多嚐試。但就像我之前說的,時間是最大的成本,做事最好有連續性,在一件事情上積累一年和五年,感受是不一樣的,資源也是不一樣的。

有句話說,對於我們普通人,在一個領域去深挖是回報率最高的做法。

第二點,不要害怕暴露缺點,隨時準備跳出舒適圈。

我錄了幾條抖音發到網上,結果好多人在評論裏嘲笑我,說我不好看,說我胖,說我說話的姿態不優美。看完這些評論之後,我很慶幸,慶幸自己當時鼓起勇氣去做了這件事,慶幸這些缺點暴露了出來。

人是怎麼進步的?因為有缺點暴露出來,然後去改正,人才會進步。

在職場上也是這樣,不會做的事情、做錯的事情、麻煩的事情、不喜歡的事情,不要逃避和偷懶。這些事情就是你工作中的怪獸,打怪的過程能暴露出你身上需要增加的能力值,進而實現成長和蛻變。

否則,你有可能成為那些不敢跳槽的職場老油條。

第三點,老板隻喜歡做選擇題,而不是簡答題。

千萬別總是問老板,這個怎麼做,那個怎麼做。什麼都問他,那麼要你幹什麼呢?哪怕再幼稚,哪怕是新人,也要動腦想出幾個方案,然後讓老板去選。在職場上,一個人的價值體現在他能解決多少問題。

第四點,了解人比學技術重要。

不管是做產品還是社交,都太需要高情商了。我說的不是那種迎來送往的表麵社交技巧,而是比較有能力換位思考,能夠體會到他人的邏輯和心態。據說喬布斯可以在測試產品的時候瞬間把自己變成白癡,像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一樣來使用產品,然後提出問題。這個能力很厲害,所以他才能做出那麼好的產品。

所有的生意,都是人的生意。

懂人,才能賺到錢。

第五點,做一些長期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

有句話說,我們總是喜歡高估自己一年內能做的事情,卻低估十年以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