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拜金享樂,之上是什麼呢?大道多歧,隻能說我自己的。主要是兩種,都是玄遠的,所以稱為“上”。先說其一,是宇宙(或說存在)的本然和生命的價值。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不管如何微不足道),有生命;還有“知”的能力,總當求對於我們的本原有所知。這不容易,而且再思三思之後,結果必仍是茫茫然。但能思就有好處,其大者是增加一些“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心印,其小者是就不會為不能提級增薪而跳樓上吊。心寬了,所見大了,離道近了,總是值得歡迎的吧?理由留到其二中說。這其二是上麵提到的安身立命之道。理論上,安身立命有兩條路。一條路是不求,即《詩經》說的“不識不知,順帝(天帝,即自然)之則”,《老子》說的“虛其心,實其腹”。但這是設想的伊甸園時代才可能的,至晚由傳說的“始製文字”時期起,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於是剩下的就隻有一條路,能活之外再求點什麼,以期能夠安身立命。這必要嗎?理很難講,隻好就事論事。事是絕大多數人,活不成問題,卻還是有煩惱,不能心安理得。而且連孔老夫子也不能例外,所以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道,就是能聞,也要繼以思,思,就最好是坐在蒲團之上。有誌者事竟成,肯坐在蒲團之上深思安身立命之道是有誌,我想,日久天長,總會有所得,這所得,就是比日常什物遠為有價值的什麼。這什麼,其性質為理想,為信仰(甚至帶有宗教感情),其作用為使人向上,使無著落的心有所歸。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我想,這不同的一點點,主要應該表現在,人於生老病死之外,還深思安身立命之道,以求心安理得。然則蒲團之為用真是大矣哉。

譽為大,是泛泛說。至於我自己,回顧既往,瞻望未來,卻是一言難盡。我讚揚蒲團,分明是欣賞禪和子的修持方法,可是對照禪和子的所求和所得(如果貨真價實),就不能不感到慚愧。原因是我之所得,甚至連“信”也不夠。所以實事求是,似乎應該說,隻是略知“思”之為用而尚未有得。但思總是思了,用的方麵總當有些表現吧?翻箱倒櫃,居然找到兩項。一項大,是知道安身立命之可貴,雖然對於理想的生活境界,還望道而未之見。另一項小,卻是有形跡可尋,是對於下墜的世風,自信已經略有不隨波逐流的能力。這類世風,也是一部二十四史,由望天顏山呼萬歲直到為錢而無所不為都是。隨,逐,容易,因為能得世俗的所謂利,甚至榮譽。這利和榮譽,縱使是世俗的,不取,也要費力,我的經驗,這力就要由坐蒲團來。又回到蒲團,就不能不想到禪和子,也就不能不想到禪和子的高級所求,破情障。與破情障相比,抗世風終歸是微末小節,不說也罷。而說起破情障,我就真是“玄功尚闕祖師禪”了。如何補救?也隻能寄希望於坐蒲團。我是還沒有置備蒲團,也就還沒有坐,對於情障,也就可以說,還有希望破。但希望終歸是希望,事實真會成為有誌者事竟成嗎?這隻有坐蒲團之後才能知道。至於之前,想到《莊子·齊物論》篇所說,“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不能不感到,人生終是太難了。但是語雲,死馬當活馬醫,所以室內有空地,仍以從速置備一個蒲團為是。小說.張中行散文精品集:人生卷最新章節蒲團禮讚網址:http://www.xoyo100.com/html/42/42670/7834259.html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