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會計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職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會計人員加入到商業企業中。所以,為了滿足廣大商業會計人員的需要,我們編寫了本書,以期對正在學會計或者即將踏上會計崗位的您有所幫助。

商業企業會計是運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的商品流通活動進行反映和監督的一種專業會計。它以商品流通為基礎,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經營成果進行連續、係統的核算,它應用價值管理形式,核算和監督商品流通企業的經濟活動,預測經濟前景和參與經濟決策,旨在提高商品流通企業經濟效益的經濟管理活動。

商品流通企業的主要經濟活動是組織商品流通,即商品的購進、銷售、調撥和存儲,將社會產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以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從而實現商品的價值並獲得盈利。與工業企業相比,商品流通企業的主要特點是,其經營過程主要包括供應過程與銷售過程,沒有生產過程。

商業企業的經營過程主要分為購進和銷售兩個環節。而企業的經營資金相應的是以“貨幣——商品——貨幣”的形態,處於不斷循環周轉之中,其形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在購進過程中,企業用貨幣購進商品,支付貨款,使貨幣資金轉化為商品資金。在銷售過程中,企業將商品銷售出去,收回貨幣,這時商品資金又轉化為貨幣資金。在正常的經營情況下,商品的售價一般高於進價,以商品銷售收入抵補商品銷售進價成本後的差額,就是實現了的銷售毛利,用已實現的銷售毛利再抵補商品流轉過程中的費用支出和稅金及其他支出後,剩餘則為企業的利潤。如果已實現的商品銷售毛利不足以抵補費用、稅金及其他支出,企業的經營結果則為虧損。

本書全麵、係統地介紹了商業企業經濟業務的會計核算方法,語言通俗易懂,例題翔實、圖表豐富,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幫助商業企業會計人員學習新準則、運用新準則的會計實用手冊。

本書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財務書籍和相關法規,在此對這些作者、法規的製定者和為本書出版給予幫助和支持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編者商店說小也小,說大也大。小到路邊的小商販,大到世界五百強的沃爾瑪。

商店!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商店”。

商店一般指的是在一個建築物內,集中了若幹商品並向顧客提供多種類,多品種商品及服務的綜合性零售形態。

商店的特點:

(1)商品種類齊全,以經營服裝、紡織品、家庭用品、生鮮食品、日雜用品為主。

(2)以櫃台銷售為主。

(3)商品采用小包裝、標明分量、規格和價格。

(4)注重店麵裝修和櫥窗展示。

本文所說的“商店”指的不僅僅是路邊的便利店、大型百貨商嚐品牌專賣店、還包括連鎖超市。雖然他們的經營方式、規模大孝裝飾裝潢、很多很多方麵都不一樣,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屬性,他們屬於行業裏的一大類——商業。

那商業又是什麼呢?商業指的是以貨幣為媒介進行交換從而實現商品的流通的經濟活動。商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商業是指所有以營利為目的的事業,而狹義的商業是指專門從事商品交換活動的營利性事業。

(1)商業按是否盈利,可以分為盈利性商業和非盈利性商業。

我們日常接觸的幾乎都是盈利性商業,比如沃爾瑪超市、中關村圖書大廈等等。但是還有一些組織他們也有商業活動,但是不以盈利為目的,比如俱樂部、NBA聯盟。

(2)商業按其經營方式,又可以分為批發業和零售業。

批發業是指:專門從事大宗商品交易的商業活動,是商品流通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常有兩種情況:

(1)商業企業將商品批量售給其他商業企業用作轉賣。

(2)商業企業將用作再加工的生產資料供應給生產企業。

零售業則是指向批發業或者生產業購進商品,通過買賣形式再將商品直接售給居民作為生活消費用或售給社會集團供公共消費用的商品銷售行業零售業的銷售對象是直接的消費者,而不是進行在加工或者轉賣的使用者。而且大多零售型企業交易次數頻繁,但是平均每次交易數額較校零售企業是商品流通企業的最終環節,交易一旦成功,便意味著商品脫離了流通領域而進入消費領域。零售業和批發業統稱為商品流通企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