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虛虛實實】(1 / 2)

而這時的楚共王又想了,你回到晉國去了,也不怨我,也不以為我有德於你,那你是什麼意思,我放你回去又是什麼意思,我神經呀,我做一件事情,總得有個回應吧。楚共王就問了,你回去了,怎麼報答我?

知罃回答說,我不怨您,您也無恩德於我,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楚共王又想了,不對吧,有因必有果,有了前邊的事件,必有後麵的事件產生。比如,天打雷了就要下雨,娘要不要嫁我不去管,火燧碰撞了就一定會有火星,你點不點柴燒飯我也不管。總有一個事件在後麵發生。我放了你,怎麼會沒有了下文呢?那就不管怨和德了,隻要你有個回應就行。楚共王再問,雖然如你所言,無怨無德,但我放了你,你會有怎樣的行為會產生?

知罃說,托你楚王的福分,我回到晉國,我晉國國君因為我戰敗被俘而戮殺我,我死了,我的屍骨會朽壞,但您的福分不會如我的屍骨朽壞,我會記於黃泉之下。如果托您楚王的恩惠,我晉國國君不殺我,交給我的父親來處理,我父親戮殺我,我的屍骨照樣會朽壞,但您楚王的恩惠不會朽壞,我還是會記於黃泉之下的。如果,我父親也從了您楚王的意願不戮殺我,並且給我個職位,以效力於國家。如果哪天我帥偏師與您楚國的軍隊相遇於戰場,我是不敢逃跑的,我會竭其全部力量,與您楚國的將帥拚死作戰,無有二心,以盡臣禮。這就是我要報答您的。

在這裏,知罃終於說出了靈和惠二字來,靈和惠就是楚共王所說的德,但之前知罃卻絕不承認楚王有德於己。說出這兩個字來,有兩種可能,一是知罃的妥協,他將這兩字在一大篇的講話中不經意地說出來,不專門說出,但當楚共王聽到後,也就明白了知罃的讓步了,這其實是楚共王的勝利。二是知罃無意中說出,如果是這樣,那也是楚共王的最終勝利。我放了你,我就是有恩於你,你雖然口頭上不承認,但你心裏一定是這樣想的,所以在四問之後,知罃就無意當中說出來了。說出來的就是他心裏想的。

但不管是那種原因,結果都使楚共王非常高興。他說了一句,晉未可爭也。還為知罃回去舉行了隆重歡送儀式。在歡送儀式上,有沒有剪紅綢緞,有沒有請禮儀小姐捧著那紅綢緞,各位歡送的大臣,有沒有發放什麼貴重禮品,楚共王沒有向我彙報,當然我也不敢接受他楚共王的彙報,除非我是周天子。周天子那時也未必敢聽,周定王不知有沒有聽到我說的話,就是聽見了,他也隻能會心一笑而已。

但是我知道,楚共王是十歲即位,這年也就十三歲吧,比那個北朝鮮的金正恩還要小,但楚國不比北朝鮮小。發生這事的這年是魯成公三年,公元前588年。

而這時的楚共王又想了,你回到晉國去了,也不怨我,也不以為我有德於你,那你是什麼意思,我放你回去又是什麼意思,我神經呀,我做一件事情,總得有個回應吧。楚共王就問了,你回去了,怎麼報答我?

知罃回答說,我不怨您,您也無恩德於我,無怨無德,不知所報。

楚共王又想了,不對吧,有因必有果,有了前邊的事件,必有後麵的事件產生。比如,天打雷了就要下雨,娘要不要嫁我不去管,火燧碰撞了就一定會有火星,你點不點柴燒飯我也不管。總有一個事件在後麵發生。我放了你,怎麼會沒有了下文呢?那就不管怨和德了,隻要你有個回應就行。楚共王再問,雖然如你所言,無怨無德,但我放了你,你會有怎樣的行為會產生?

知罃說,托你楚王的福分,我回到晉國,我晉國國君因為我戰敗被俘而戮殺我,我死了,我的屍骨會朽壞,但您的福分不會如我的屍骨朽壞,我會記於黃泉之下。如果托您楚王的恩惠,我晉國國君不殺我,交給我的父親來處理,我父親戮殺我,我的屍骨照樣會朽壞,但您楚王的恩惠不會朽壞,我還是會記於黃泉之下的。如果,我父親也從了您楚王的意願不戮殺我,並且給我個職位,以效力於國家。如果哪天我帥偏師與您楚國的軍隊相遇於戰場,我是不敢逃跑的,我會竭其全部力量,與您楚國的將帥拚死作戰,無有二心,以盡臣禮。這就是我要報答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