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順水人情】(3 / 3)

“他媽的,一個破小屁孩,懂個屁!在魯國,公子才是一言九鼎的人,我隻作興公子,其他人算個鳥啊!”卜大夫氣得已是斯文掉地,粗野話連篇。

這正是慶父要的效果。

“卜大夫,我倒有個法子,不但能將慎不害殺了,而且還能助你反過來盡奪他的田地,就是不知你願不願意、有沒有膽量參與進來?”

“隻要出得這口惡氣,一切唯公子馬首是瞻!”

“慎不害之所以猖狂,是因為背後有靠山,假如我們把他的靠山給挖了,你想他還能折騰得起來麼?”

卜大夫沒想到公子慶父要做的事業這麼大,就有些猶豫,“可是,季友……季友他……他…..”

慶父打斷他的話,“那時,夫人定立我為君,量一個季友有何懼哉!再說,我們做得幹淨,把罪責隨便往哪個盜賊身上一安,別人又怎知是我們做的手腳?”

巨大的利益驅動,使得卜齮決定鋌而走險,要與慶父一起幹一番大事業。

魯閔公雖說是個國君,但畢竟還隻是個童心未泯的孩子,白天被強按朝庭坐班已是無奈,晚上下了班,自然要放鬆放鬆、玩樂玩樂。所以,魯閔公有個愛好,就是喜歡晚上外出,去街上遊玩。

一天,魯閔公遊玩回來,經過武闈(路寢的旁門)時,被一埋伏在此的蒙麵刺客所殺。

刺客名叫秋亞,是卜齮遣來的一名死士。

秋亞得手後,並沒有逃脫,而是被魯閔公左右當場擒住。卜齮怕事情泄露,就率家兵將他奪了去。

卜齮這一狗急跳牆的舉動,無異於不打自招,將自己幕後黑手這一角色暴露無遺大白天下。公子慶父想要人不知的精心設計被徹底打亂,事後高調收拾殘局的打算更是成了泡影。

季友聽說慶父又把國君給做了,忙跑到公子申家裏,將酣睡中的他踢醒,二人連夜逃往邾國避難。聰明人就是聰明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魯國民眾得知慶父和卜齮殺了國君,逼走了相國季友,群情激憤,第二天便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活動,全國罷工、罷市、罷課。

浩蕩的遊行隊伍將卜齮家團團圍住,憤怒的人群先是火燒卜家樓,再是將其全家盡數屠戮。

正應了我前麵的那句話,卜齮先是被別人當槍使,再是被人當靶打,不死才怪!

而公子慶父早就聞風而動,逃之夭夭了。

現在魯國處於了權力的真空,形勢告急!誰將成為魯國的拯救者?答案當然還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齊桓公!

齊桓公得知魯國又發生了弑君之亂,見有機可乘,就想出兵將魯國占為已有。

大夫仲孫湫在旁勸阻:“魯國是個禮儀之邦,老百姓都知道天地君親師禮義廉恥信,這樣的國家攻占容易,霸占起來就難了,搞不好我們還會陷入泥潭之中,難以自拔。再說這也不符合主公製定的一貫稱霸方針。我覺得與其霸占還不如扶植一個國君,這樣做既安心又省心。”

“你以為立何人為妥?”

“公子申。我和這人接觸過,感覺他還算得上是個知書達理知恩圖報的人。”

不久,公子申和季友從邾國回國。齊桓公派高敬仲帶兵前往魯國去主持大局。

臨行,齊桓公囑咐他,如果立公子申對齊國有利,則立之,如果不利,則幹脆把魯國給並了。到這時,他也沒忘了這茬兒。

後來,高敬仲來到魯國,見公子申舉止得體,態度不卑不亢,於是心生敬意,就和季友二人舉他為君,是為魯僖公,齊桓公這才打消了吞並魯國的念頭。

霸占不成,做個順水人情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