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少年將軍】(2 / 3)

穎考叔這情急之下的舉動,至少給了我們兩點啟示:第一,撐竿跳高運動有可能起源於中國;第二,撐竿跳高是一項危險的運動,下麵必須墊上厚厚的海綿或稻草加以保護。

不過,穎考叔並不是摔死的,而是被箭射死的。因為當時目睹他躍上城頭的人有很多,敵我雙方的都有。但所有這些人中,就數公孫子都和他積怨最深,最不想他比自己更有能耐、更有功勞。所以,當他看到穎考叔躍上城頭的時候,就暗中抽出一支箭,“嗖”地一聲,射中了他的後心,讓穎考叔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由於當時人們的目光都被穎考叔所吸引,所以公孫子都的小動作並沒有被人注意到。

瑕叔盈見穎考叔被射殺,誤以為是許城守軍所為,一時激憤,拾起穎考叔手中的大旗,也用力一撐,也縱身躍上了城牆。

瑕叔盈在城牆上揮舞“蝥弧”,怒目圓睜,大呼:“同誌們,衝啊!鄭君已登城了!”

這一聲怒吼,直唬得守軍嚇破了膽兒,忘了自己防守的職責了。而那些不明真相的鄭兵,但見“蝥弧”在城牆上揮舞,以為鄭莊公真的登上了城,頓時信心大振,架上雲梯,三步二竄,一個個猶如上山的猛虎,也紛紛躍上了城頭。一時間,許城便變成了一輛打開了門的公共汽車。

許城順利拿下。

事後,鄭莊公還就許國的領土問題和齊、魯二國假惺惺地推讓了一番,最後在實在推脫不掉的情況下,才“勉強”接受。但為了顯示他的“仁慈”,鄭莊公並沒有把許國劃入鄭國的版圖,而是在那設立了一個幼兒政府(許莊公在戰亂中已逃逸,他的弟弟新臣此時也就七八歲左右)。也像東西柏林南北韓那樣,將許城一分為二。東麵許君居之,西麵鄭莊公派大夫公孫獲居之,名為扶助,實為監視。直到後來,鄭莊公死後,鄭國公子們爭權得厲害,許國才趁機擺脫鄭國。

不過,後來許國還是因它香餑餑的地理位置,不斷遭到各豪強的輪番騷擾,而後雖幾經搬遷,但最終還是沒能避免亡國的命運。

回國後,鄭莊公大賞三軍,尤其厚賞了瑕叔盈。但一想到穎考叔,他又變得非常悲痛,發誓一定要找出真凶,為他報仇。

但大家都認為穎考叔是為守城士兵所害,而要想在這弘大的戰場上找出真凶,這無異於大海撈針,因為當時城牆上又沒有安攝像頭。

不過,公孫子都最終還是償命了。關於他的死有兩種版本,各位看官可自由選擇。

版本一:附魂索命說。

鄭莊公回國後,查凶手而不得,於是就搞起了迷信活動。

鄭莊公命每一百名士兵出一頭豬,每二十五名士兵出一隻狗和雞,殺了作為供品。鄭國幾萬部隊獻出供品無數,殺得滎陽城外肉山林立,也殺得鄰國也肉價飛漲。然後,他又召集了全鄭國的巫婆在那詛咒,詛咒凶手不得好死。

一連三日,果然有了效果。

一天,一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人徑直來到鄭莊公麵前,跪著哭訴道:“我就是穎考叔,我是**臣公孫子都挾奪車之恨冷箭射死的,天帝知道了我的冤情,答應替我償命。承蒙主公多年來對我的厚愛,及我死後還念念不忘為我報仇,感激不盡,今特來拜謝。”說罷,連磕三個響頭,接著便摳自己的喉嚨,摳得血流如注,當即倒地斃命。

鄭莊公急使人看時,才看清這人原來是公孫子都。這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穎考叔是被公孫子都射死的,穎考叔這是附魂索命來了。一陣唏噓,既感歎因果善惡自有報應,又痛惜失去了兩位人才——一個愛將,一個帥哥。

在古代,人們對自然萬物的認知不足,自然就產生了迷信活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即使是到了今天,迷信活動也還大有市場。小時候,我就見過一回,其場麵之撼人心魄至今仍曆曆在目。事情是這樣的:二妯娌吵架,大媳婦說二媳婦偷了她的東西,二媳婦就堅決否認。最後實在覺得憋屈,二媳婦就焚起香,捉來一隻雞,把雞按在砧板上,一菜刀將雞頭剁下,還邊咬牙切齒地詛咒說:“要是我偷了東西,我就是這隻雞;要是誰冤枉了我,誰就是這隻雞。”凜然一幅視死如歸的神情。大媳婦見狀,才意識到自己可能真是冤枉了她,也怕折了自己的壽,於是就趕忙上前來向她道歉,好言撫慰。沒有調查取證,也不是因為證據不足,通過這樣的方式,一個人就變得清白了!我自認為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但那手起刀落、雞血噴射的場麵,卻是讓我永遠也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