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午夜凶鈴(3)(1 / 3)

“是啊!”又有偵查員站出來支持我們的看法,“如果尋仇,鐵了心要滅門滅口,那麼就沒有必要蒙麵吧。

幾個依據闡述完畢,專案組出現了意見一邊倒,大家開始紛紛支持這是一起搶劫殺人案件。

“那就立即調整偵查部署。”強書記說,“一二三四偵查組立即轉向侵財殺人調查,第五組繼續死者家因果關係調查,要完全排除因仇殺人的可能,不能麻痹大意。”

“侵財案件,難度就大了。”雷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長說。

“難度不大。”我說,“雖然是侵財,但肯定是熟人作案。”

大家紛紛安靜下來,聽我闡述是熟人作案的依據。

“第一,如果不是熟人,他不需要蒙麵。”我說,“第二,凶手並沒有在財務室內翻找,說明他知道錢不會放在外麵,隻會放在那個他打不開的保險櫃裏。第三,他知道走廊東頭還住著成年人,會對他造成威脅,所以他先去東頭房間讓可能是後患的兩名老年人喪失支援張一年的能力,為了出其不意,他殺了小女孩,防止小女孩哭喊。第四,他知道小男孩報警後,殺完大人又去滅小男孩的口,而不是殺完大人就逃跑,是因為他怕小男孩認出他的身形。第五,案發後,很快咱們就組織了大規模排查路人和設置關卡的行動,但是沒有發現身上有血的人,凶手身上肯定有大量的血跡,他之所以沒有被發現,是因為他在附近應該有藏身之處。”

五點依據一說,大家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不僅如此。”汪法醫接著說,“我覺得凶手很有可能就住在附近,而且很有可能是在張家打過工的人,才這麼了解張家的內部構造。”

“那就抓緊時間開展排查吧!”梁處長說,“以現場為中心,周邊10公裏,挨家挨戶的人口都必須排查。”

偵查員們紛紛工作去了,我心裏也踏實了許多。短暫的午休後,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叫來了汪法醫和大寶,把屍體的創口照片一張一張地翻動。

“你們看,”我翻到張解放後背創口的照片,說,“屍體身上的創口創道都是狹長的。這樣的刀子不是製式匕首,通常是沒有護手的。”

“護手?”大寶問道。

“是的,製式的匕首都有護手。所謂的護手,就是隔離刀柄和刀刃之間的金屬片。但是這種狹長的刀子通常都是有特別的用處,通常沒有護手。”其實我自己是個刀具迷,大學的時候還私藏過管製刀具,後來被父親發現怒斥了以後,才主動繳了公。

“沒有護手能說明什麼呢?”大寶問道。

我翻到幾張照片,說:“戴林的胸骨被刺到幾刀,張解放的脊柱被刺到幾刀。這幾刀,尤其是張解放後背的刀傷,方向都是垂直的,而且結合痕跡發現的腳印,凶手應該是踩住張解放的後背,從上往下捅的刀子。”我一邊說,一邊做著示範。

“既然是狹長的、沒有護手、鋒利的刀具,又從上往下直捅,且捅在了骨質上,那麼,因為刀尖受阻,拿著刀的手會沿著刀的長軸方向往下滑,最終……”

大寶跳了起來,插話道:“明白了!你是說凶手握刀的手很有可能滑到刀刃上。那麼這麼鋒利的刀刃碰到握緊刀的手,凶手的手可能會受傷!”

我點了點頭。

“可是,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大寶接著問道。

我拎起勘查箱,說:“叫上林濤,去現場看看就知道了。”

其實我是在找凶手有可能接觸到的地方,如果凶手的手真的受了傷,那麼他的手接觸的地方就有可能留下他的血跡。雖然現場已經提取了200多份血跡點,但是對於滿是血跡的現場,隻是冰山一角,而且事實證明,這200多份血跡中,並沒有發現凶手的dna。

我們在現場仔細搜索了3個多小時,突然,主臥室牆壁上的一處血跡引起了我的注意,是一個類似五指印的血跡。

“林濤快來看看。”我說,“這是什麼痕跡?”

林濤走了過來,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了5分鍾,得出結論:“這確實是一個五指印,是戴著手套的五指印。”

“你看。”我指著五指印中食指的末端位置說,“這有往外噴濺的血跡。

如果是黏附在手套上的血跡,因為迅速流動均勻,不可能因為擠壓而形成噴濺血跡。”

“你是說,有可能這噴濺狀血跡是從手套裏麵被擠壓出來而形成的對嗎?”林濤說。

“是的。”我讚賞林濤的聰明,“這種血跡形態一看就是血液在手套內受擠壓,才從手套破口處擠噴出來的。”

“手套內的血,肯定是犯罪分子的血!”林濤高興得跳了起來。

“ 我馬上把這塊血跡送去d n a 檢驗, 是不是, 要讓檢驗結果來說話。”我說。

送完dna樣本,我重新回到賓館,此時林濤已經回來了,說:“又仔細看了很多處血跡,沒有再發現類似的了。”

我點了點頭,說:“等結果吧,別小看這一處血跡,說不準案子可能就會有重大突破了。”

懷揣著希望,我睡了一個無比踏實的好覺。第二天一早,果然夢想成真了。

汪法醫敲開我的房門,擺了個很酷很幽默的姿勢站在門口,說:“恭喜你,凶手的dna真的給你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