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藝術中,無才無德之輩,適合當狗腿子,適合幹一些髒活;而有德無才之輩,適合當門麵,用來顯示領導英明廉潔;而無德有才之輩,適合衝鋒陷陣,建立政績。
至於有德有才之輩,滾蛋吧!
曆史上,很多德才兼備之人,自汙以自保,隻因領導不喜歡。
性格決定命運,有人善於交際,人緣很好,善於建立各種人脈;有人的人緣很差,朋友稀少,敵人很多。
估算了一下,白清覺得他人緣就很差,不會溜須拍馬,不會巴結人,不會討好上司,不會與人交往,不會這個,不會那個……
人緣太差了,隻能是提升本事。
求知識於世界,求知識於宇宙,多多學習才是王道。
白清的計劃中,三個月時間,學習完金融的三年知識;還要在三年的時間,精通生物、數學、物理等,各個科目,都是有粗淺的理解,至少達到博士水平。
可能因為年限,白清領不到博士證,可是水平要達到。
想要改變世界,必須有本事在手,靠著嘴巴,靠著人脈,能賺錢,可無法改變世界!
到了班級中,白清看著四周,再次苦惱起來,教室中坐滿了學生,四十五名學生中,女生占據三十多,而男生僅僅是十幾個。向班級看去,男生頓時成了稀少動物。
隨便找個位置坐了下來,白清開始看書。
盡管他的大腦進化之後,變得分外發達,學習能力加強,學習一天比得上一般人學習十天,在智商上,算是頂級天才。
白清沒有一絲鬆懈,反倒是壓力更大了!
學習的越多,越是感到自己的無知!
漫長的知識海洋中,人太過渺小了,太過卑微了。
人的壽命不過是百年,能活三萬多天,除去幼年時代,生病歲月,玩樂時間,還有其他時間,頂多是兩萬多天時間。
兩萬多天時間,每天都一本書,一輩子頂多是能讀兩萬本書。
而這兩萬本書中,真正理解了,真正能靈活應用,掌控其精髓的,不足一萬本。
一萬本書的精華,看起來很多很多,可是在信息時代,完全不夠用。
在如今的時代,跨學科嚴重,在初中時代,自然科學可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門類。可是到了大學時代,一個物理學,就能分為幾十個種類,其中一個簡單的小科目,就夠一些科學家研究一輩子了。
而很多學科相互交叉,研究一個物理項目,需要與國際接軌,於是要精通英語;其中涉及了大量的運算問題,又是要精通數學,其中又是涉及化學知識,又是要精通化學知識;其中又是涉及一些生物知識,又是要精通生物學。
在如今的時代,各個科目之間,劃分已經不太明確了,很是模糊了。
一些科目,需要全科型人才,而這加劇了人才苛刻要求,對於人才的知識涉獵,人才的學習能力,要求更高了。
隻可惜,人力有時盡。
人的壽命有限,一生學習到的知識有限;
人的大腦有限,記憶的知識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