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開始拆信,書房裏難得準時下班的趙振山在聽見妻子,女兒的說話聲時,放下了手中的報紙,站起身幾個大步走到了門口。

伸手剛打開門,想了想,又轉身回到了書桌旁,坐了下來。一邊心不在焉的接著翻報紙,一邊豎起耳朵聽客廳裏的動靜。

趙援朝是他家最小的孩子,上麵還有一個哥哥,二個姐姐,從小便是他媽的心頭肉,在家裏那是絕對受寵的主,打小他哥哥,姐姐們都讓著他,幹個啥壞事,也都有人替他背鍋。

他本人又張著一張討人喜歡的好皮相,那怕是在犯錯誤時被當場抓住了,他爸氣的要拿皮帶揍他,也有一堆人攔著,雷聲大雨點小的就過去了,慣的性子很是驕縱。

運動開始後,趙振山所在的部隊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好些老領導都受到了牽連。正是頭疼的時侯,結果趙援朝還不省心的和一群不著四六的小子混在一起,要成立什麼司令部,當什麼造反派,還不知道從那還淘騰了幾杆槍,這還了得!

趙振山和楊茹兩口子怕出問題,便把這小子關到家裏的禁閉室,打算讓他像哥哥,姐姐們一樣進部隊鍛煉鍛煉,把這小子拘住,現在外麵世道這麼亂,省得再出了啥岔子。

趙援朝為這沒少和趙振山,楊茹兩口子鬧。

若是其他事情,兩口子說不定一心軟,也就隨了兒子了。

可這件事非同小可,其中的牽扯更是要命,稍不注意,連累的可就不是他們一家人這麼簡單的。

從小沒舍得動過趙援朝一指頭的趙振山這回是真給氣狠了,輪起皮帶就是一頓猛揍,誰也攔不住。

趙援朝哭爹喊娘的表麵是給應下了,但轉頭便堵氣在學校報了名,下鄉去當知青。

等趙振山,楊茹兩口子知道時,離下鄉的日子就隻剩兩天了。

趙援朝還振振有詞的喊著要和他爸劃清界線,就是討厭爸爸,討厭當兵,不要當兵,家裏全是當兵的,煩死了。

這還是揍的輕了!要是沒老子這個當兵的,能有你這小混蛋好日子過?!氣的趙振山當場便拍板下命令,家裏誰也不準管這個小混蛋,讓他去下鄉!

也不準找關係去照顧他,讓他在鄉下好好接受貧下中農的教育!

趙振山是37軍的參謀長,多年的軍旅生涯,平時多多少少也把一些軍隊的作風帶到了家裏和生活中。

話說出來後,家裏的其他人就是再心疼趙援朝,也不敢違抗他的命令去托關係。

隻有在私底下,楊茹和大兒子趙建國,大女兒趙一倩,二女兒趙一楠悄悄的根據學校抄來的地址,給趙援朝郵一些吃的,用的,讓他在鄉下能少受些苦。

其實這娘幾個私底下的這些個動作,趙振山也是知道的,他雖然嘴上罵的狠,但心裏還是很心疼自個這個混蛋小兒子的。

家裏四個孩子,就數這小子讓他操的心最多,也最讓他最放心不下,對於這娘幾個的行為,他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全當做不知道。

而趙援朝這邊呢,也算是梗氣,因著記恨他爸打他,關他禁閉,家裏人也不幫他,下鄉後愣是沒有把家裏的背景告訴任何人,包括王美蘭在內。

堵著氣也不和家裏任何人通信,當然了,家裏郵過來的東西和錢票,在這物資貧乏的農村,小夥也就沒有那麼硬的骨氣的給退回去了,因此在外人眼裏,趙援朝也就是個兄姐在外當兵,家裏條件不差的小知識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