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谘詢是怎麼一回事兒(1 / 3)

因此,谘詢的時候,我跟著她談,就談不下去。看到她第一眼,我就產生一個感覺,覺得她很幹。20來歲的姑娘,按道理正水靈著呢,可是她那麼幹枯,活力在流失。我意識到她可能會有抑鬱的問題,就反饋給她:“你好像水分在流失。”聽到我這句話,她流淚了,本來凝固的情緒開始流動了。

抑鬱症患者如果情緒動起來了,就已經在好轉。但這是怎麼發生的,我說不清。我隻是跟她建立了一個關係。

她是不是覺得,你說中了她的心思,於是你們產生交流,就可以進行下去了?

起碼我們不會在那些強迫思維上轉了。那些糾結無意義,是她在抑鬱狀態下的表現。如果她的抑鬱解決了,糾結的具體問題自然好辦。隻在思維這個層麵跟她解釋沒有用。

如何積累直覺

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能不能和來訪者建立良好的關係。

說到這,我想起艾瑞克森的一段往事。作為心理治療大師,艾瑞克森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溝通者”,他的治療中很大一部分努力,都花在和患者建立溝通上。

曾經有個病人,住院多年,不和任何人說話,沒有人能夠知道他在想什麼。一天,病人在院子裏待著,艾瑞克森走到他麵前,突然把他的衣服脫下來,翻過來重新給他穿上;然後,把自己的衣服也脫下來,翻過來穿上。這一瞬間,病人對他露出從未有過的笑容。然後,艾瑞克森拍拍他的肩膀說:“現在,把你的事情告訴我吧。”從此,這個病人開始和他說話。至於治療,則是後來的事情了。

這是典型的溝通問題。你知道,認知療法的媒介是語言。對語言能力發展後才形成創傷的人,認知療法是有用的。但是對在語言前期,即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受到創傷的人,隻能用非語言的方式來治療。

我理解艾瑞克森的這個病人,應該是在語言前期受過創傷,因此你和他說什麼都沒有用。艾瑞克森後來和他同頻了,才能建立溝通。

那艾瑞克森為什麼用反穿衣服的方式來同頻呢?反穿衣服象征著什麼?

這個不知道。可能因為他的特殊經曆,他會有一些特殊的天賦。這就是我剛才講的,可能就是一個感覺、直覺。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能不能和患者連接上。

心理治療很多時候隻是靠主觀感受。它不像生理問題那麼清晰。

如果這樣,是不是你們平常在工作中也充滿了困惑?比如,你在這一步,並不確切地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對於能不能治好患者心裏並沒有把握?

當然,心理治療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也不是神仙。

不過,我有一個同事說,心理谘詢師應該像一個不倒翁。在治療的時候,兩個人都倒了,是不行的。至少,谘詢師可以讓來訪者看到,即使治療無效,谘詢師還能站起來。這本身也有治療作用。在同樣惡劣、不舒服的狀態下,他發現你還活著,就知道自己也能活著。這是一個無言的支持。

因此,谘詢的時候,我跟著她談,就談不下去。看到她第一眼,我就產生一個感覺,覺得她很幹。20來歲的姑娘,按道理正水靈著呢,可是她那麼幹枯,活力在流失。我意識到她可能會有抑鬱的問題,就反饋給她:“你好像水分在流失。”聽到我這句話,她流淚了,本來凝固的情緒開始流動了。

抑鬱症患者如果情緒動起來了,就已經在好轉。但這是怎麼發生的,我說不清。我隻是跟她建立了一個關係。

她是不是覺得,你說中了她的心思,於是你們產生交流,就可以進行下去了?

起碼我們不會在那些強迫思維上轉了。那些糾結無意義,是她在抑鬱狀態下的表現。如果她的抑鬱解決了,糾結的具體問題自然好辦。隻在思維這個層麵跟她解釋沒有用。

如何積累直覺

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能不能和來訪者建立良好的關係。

說到這,我想起艾瑞克森的一段往事。作為心理治療大師,艾瑞克森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溝通者”,他的治療中很大一部分努力,都花在和患者建立溝通上。

曾經有個病人,住院多年,不和任何人說話,沒有人能夠知道他在想什麼。一天,病人在院子裏待著,艾瑞克森走到他麵前,突然把他的衣服脫下來,翻過來重新給他穿上;然後,把自己的衣服也脫下來,翻過來穿上。這一瞬間,病人對他露出從未有過的笑容。然後,艾瑞克森拍拍他的肩膀說:“現在,把你的事情告訴我吧。”從此,這個病人開始和他說話。至於治療,則是後來的事情了。

這是典型的溝通問題。你知道,認知療法的媒介是語言。對語言能力發展後才形成創傷的人,認知療法是有用的。但是對在語言前期,即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受到創傷的人,隻能用非語言的方式來治療。

我理解艾瑞克森的這個病人,應該是在語言前期受過創傷,因此你和他說什麼都沒有用。艾瑞克森後來和他同頻了,才能建立溝通。

那艾瑞克森為什麼用反穿衣服的方式來同頻呢?反穿衣服象征著什麼?

這個不知道。可能因為他的特殊經曆,他會有一些特殊的天賦。這就是我剛才講的,可能就是一個感覺、直覺。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能不能和患者連接上。

心理治療很多時候隻是靠主觀感受。它不像生理問題那麼清晰。

如果這樣,是不是你們平常在工作中也充滿了困惑?比如,你在這一步,並不確切地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對於能不能治好患者心裏並沒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