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 掬(jū):用兩手捧。置於“可”後,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來描寫景色鮮明或情緒充溢,例如笑容可掬、嬌憨可掬。

⑥ 策杖:扶杖。三國魏曹植《苦思行》:“策杖從吾遊,教我要忘言。”

⑦ 疏薄:疏遠淡薄。《晉書·荀豫章君傳》:“自以位卑,每懷怨望,為帝所譴,漸見疏薄。”

⑧ 顏色:麵容,臉色。《論語·泰伯》:“正顏色,斯近信矣。”

⑨ 緡(mín):穿錢的繩索。借指成串的銅錢,每串一千文。

⑩ 給(jǐ):供給。《史記·高祖本紀》:“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

⑪ 午時:舊稱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俟(sì):等待。《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波斯:今伊朗的舊稱。邸(dǐ):旅舍。

【譯文】

杜子春生活在北周、隋朝年間。他年輕的時候率性豪放,不打理家產,但性放縱,嗜飲酒,喜遊樂,蕩盡家產,隻得投靠親友,然而都因其不務正業而被拒。時值冬季,杜子春饑寒交迫,徒步行走在長安街道上,到了晚上還沒有吃東西,徘徊著不知要到哪裏去,在東市西門,麵露饑寒之色,不禁仰天長歎。這時,有一位老人拄著拐杖出現在他麵前,問:“你為什麼歎氣呢?”杜子春便袒露了自己的心跡,對親戚的疏遠感到氣憤,憤慨之情溢於言表。老人問:“多少錢可以供你過富足的生活?”杜子春說:“三五萬就可以生存了。”老人說:“不夠,再說個數。”子春說:“十萬。”老人說:“不夠。”子春說:“一百萬。”老人還說:“不夠。”子春說:“三百萬。”老人說:“可以了。”於是老人從袖子裏拿出一緡錢,說:“這些供你今天晚上使用,明天午時我在西市波斯旅店等你,小心別超過約定的時間。”到了約定的時間,子春去了,老人果然給了他三百萬錢,不告姓名便離開了。

子春既富,蕩心複熾,自以為終身不複羈旅也①sup>,乘肥衣輕②sup>,會酒徒,征絲竹歌舞於倡樓,不複以治生為意③sup>。一二年間,稍稍而盡。衣服車馬,易貴從賤,去馬而驢,去驢而徒,倏忽如初。既而複無計④sup>,自歎於市門,發聲而老人到,握其手曰:“君複如此奇作!吾將複濟子,幾緡方可?”子春慚不對。老人因逼之,子春愧謝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時,來前期處。”子春忍愧而往,得錢一千萬。未受之初,發憤以為從此謀生,石季倫、猗頓小豎耳⑤sup>。錢既入手,心又翻然,縱適之情又卻如故。不三四年間,貧過舊日。複遇老人於故處,子春不勝其愧,掩麵而走,老人牽裾止之,曰:“嗟乎!拙謀也⑥sup>。”因與三千萬,曰:“此而不痊,則子貧在膏肓矣⑦sup>。”子春曰:“吾落魄邪遊,生涯罄盡⑧sup>。親戚豪族無相顧者,獨此叟三給我,我何以當之?”因謂老人曰:“吾得此,人間之事可以立,孤孀可以足衣食⑨sup>,於名教複圓矣⑩sup>。感叟深惠,立事之後,唯叟所使。”老人曰:“吾心也。子治生畢,來歲中元⑪sup>,見我於老君雙檜下。”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轉資揚州,買良田百頃,郭中起甲第⑫sup>,要路置邸百餘間,悉召孤孀分居第中,婚嫁甥侄,遷祔旅櫬⑬sup>,恩者煦之,仇者複之。既畢事,及期而往。

⑤ 掬(jū):用兩手捧。置於“可”後,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來描寫景色鮮明或情緒充溢,例如笑容可掬、嬌憨可掬。

⑥ 策杖:扶杖。三國魏曹植《苦思行》:“策杖從吾遊,教我要忘言。”

⑦ 疏薄:疏遠淡薄。《晉書·荀豫章君傳》:“自以位卑,每懷怨望,為帝所譴,漸見疏薄。”

⑧ 顏色:麵容,臉色。《論語·泰伯》:“正顏色,斯近信矣。”

⑨ 緡(mín):穿錢的繩索。借指成串的銅錢,每串一千文。

⑩ 給(jǐ):供給。《史記·高祖本紀》:“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

⑪ 午時:舊稱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俟(sì):等待。《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波斯:今伊朗的舊稱。邸(dǐ):旅舍。

【譯文】

杜子春生活在北周、隋朝年間。他年輕的時候率性豪放,不打理家產,但性放縱,嗜飲酒,喜遊樂,蕩盡家產,隻得投靠親友,然而都因其不務正業而被拒。時值冬季,杜子春饑寒交迫,徒步行走在長安街道上,到了晚上還沒有吃東西,徘徊著不知要到哪裏去,在東市西門,麵露饑寒之色,不禁仰天長歎。這時,有一位老人拄著拐杖出現在他麵前,問:“你為什麼歎氣呢?”杜子春便袒露了自己的心跡,對親戚的疏遠感到氣憤,憤慨之情溢於言表。老人問:“多少錢可以供你過富足的生活?”杜子春說:“三五萬就可以生存了。”老人說:“不夠,再說個數。”子春說:“十萬。”老人說:“不夠。”子春說:“一百萬。”老人還說:“不夠。”子春說:“三百萬。”老人說:“可以了。”於是老人從袖子裏拿出一緡錢,說:“這些供你今天晚上使用,明天午時我在西市波斯旅店等你,小心別超過約定的時間。”到了約定的時間,子春去了,老人果然給了他三百萬錢,不告姓名便離開了。

子春既富,蕩心複熾,自以為終身不複羈旅也①sup>,乘肥衣輕②sup>,會酒徒,征絲竹歌舞於倡樓,不複以治生為意③sup>。一二年間,稍稍而盡。衣服車馬,易貴從賤,去馬而驢,去驢而徒,倏忽如初。既而複無計④sup>,自歎於市門,發聲而老人到,握其手曰:“君複如此奇作!吾將複濟子,幾緡方可?”子春慚不對。老人因逼之,子春愧謝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時,來前期處。”子春忍愧而往,得錢一千萬。未受之初,發憤以為從此謀生,石季倫、猗頓小豎耳⑤sup>。錢既入手,心又翻然,縱適之情又卻如故。不三四年間,貧過舊日。複遇老人於故處,子春不勝其愧,掩麵而走,老人牽裾止之,曰:“嗟乎!拙謀也⑥sup>。”因與三千萬,曰:“此而不痊,則子貧在膏肓矣⑦sup>。”子春曰:“吾落魄邪遊,生涯罄盡⑧sup>。親戚豪族無相顧者,獨此叟三給我,我何以當之?”因謂老人曰:“吾得此,人間之事可以立,孤孀可以足衣食⑨sup>,於名教複圓矣⑩sup>。感叟深惠,立事之後,唯叟所使。”老人曰:“吾心也。子治生畢,來歲中元⑪sup>,見我於老君雙檜下。”子春以孤孀多寓淮南,遂轉資揚州,買良田百頃,郭中起甲第⑫sup>,要路置邸百餘間,悉召孤孀分居第中,婚嫁甥侄,遷祔旅櫬⑬sup>,恩者煦之,仇者複之。既畢事,及期而往。

【注釋】

① 羈旅:寄居他鄉。《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齊侯使敬仲為卿,辭曰:‘羈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晉杜預注:“羈,寄;旅,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