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塵埃落定 (1)(1 / 3)

倉央嘉措是不是在阿拉善的戈壁和沙漠中度過此後餘生?後人已經無法確定,因為當時上至朝廷,下至西藏各派力量都情願相信他已經死了,尤其是當格桑嘉措已經入住布達拉宮的時候,各種勢力一定會阻止任何關於倉央嘉措的消息再次傳到百姓中間。當然,我們也相信,倉央嘉措本人也會安於被忘記的境況——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為了這個而失去了其他的一切。

但是,當人世的塵埃落盡,一個來自阿拉善沙漠的人來到了布達拉宮,他叫阿旺多爾濟,他見到已經暮年的格桑嘉措的時候,告訴這位倉央嘉措的轉世者,倉央嘉措曾經活在阿拉善沙漠裏,一直到乾隆十一年時以64歲之壽離去。阿旺多爾濟是阿拉善廣宗寺的第一任“喇嘛坦”,而據他說,倉央嘉措的肉身靈塔就在寺裏。

我們當然也不知道,當時已屆暮年的格桑嘉措對阿旺多爾濟說了什麼,但是,為了不讓傳承世係增添不必要的麻煩,他肯定對此諱莫如深。

值得注意的是,沙漠裏的廣宗寺後來又為倉央嘉措尋找了轉世靈童,稱為“葛根”,這個係統又經過了好幾代轉世。

這些關於蒼央嘉措的生平情況都因阿旺多爾濟所撰寫的一部書而為我們所知,書名就叫《倉央嘉措秘傳》。但是當你讀這部書時,你又會對一切事實感到懷疑,因為在這部書裏倉央嘉措成了萬能的神人,一生都在創造超人的奇跡,這樣的介紹自然很難得到我們現代人真正的信服。

因此,倉央嘉措的後半生對我們來說仍舊是一個謎,這個謎也許永遠也解不開。

有心的一代代讀者,從各族典籍中尋找了關於倉央嘉措下落的所有隻言片語,當我們以為發現了重要線索時,馬上就會意識到每一個隻言片語和另外的隻言片語都是相互矛盾的。甚至,情況比沒有線索時更為複雜。

但是,也許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當認真誦讀那些沁人肺腑的詩歌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倉央嘉措最後的日子一定是寂寞的,他也許每天都在想盡所有辦法,渴望浮出痛苦的水麵。

1783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八年,清廷冊封格桑嘉措的轉世靈童強白嘉措為八世達賴喇嘛,這實際上是默認了格桑嘉措是七世而不是六世達賴喇嘛,從而也默認了早已離世多年的倉央嘉措依然為真正的六世達賴喇嘛。這也是現實世界對倉央嘉措本人的最後一點回報。

附錄一 倉央嘉措情歌(傅林解析版)

其一

白白的月亮

自東山之巔升起,

少女的麵容

隱隱在我心裏。

其二

去年種下的幼苗,

今年已飽滿成束。

當初的翩翩少年,

身體卻像南弓一樣彎曲!

其三

我的意中人啊,

如果能和你偕老終生,

我就像從茫茫大海

得到了曠世奇珍。

其四

邂逅相遇的那個女子,

肌膚盈滿著香氣。

我撿到了耀眼的鬆石,

卻轉眼將它拋棄。

其五

貴人家的女兒,

讓我打量你的麵容:

那高高樹尖上的葉叢中

一個果子已經紅透。

其六

自從看到她,

夜睡就再不能入睡。

白天不得親近,

令我苦思勞神。

其七

花開的季節已過去了,

連蜜蜂都不再悲傷。

你我的緣分已經盡了,

又何必苦苦懷想?

其八

你從哪裏來?

芨芨草上的寒霜!

你為什麼要跟著嚴冬

從天而降?

就是你,

拆散了花朵和蜜蜂!

其九

大雁愛上了蘆荻,

想在這裏停泊疲倦的身體,

但湖麵深深凍結,

隻叫人失望歎息!

其十

渡船無心停留,

碼頭卻依依不舍。

那負心的愛人,

一次也不回頭看我。

其十一

同心結上有三個字,

連著我和城市的女子。

沒有刀錐去解,

它竟自己裂弛。

其十二

依偎柳樹的身邊,

我為你升起福幡。

看柳樹的少年啊,

請不要把石子投向它!

其十三

你寫下的字跡,

已被雨滴湮滅。

你沒說出的心意,

我縱然要忘記,

也無從用力!

其十四

這枚黑色印章,

刻出無言的印痕;

請將信義之印,

刻上你我之心。

其十五

盛開的蜀葵啊!

你就要得見世尊的容顏!

請帶上我幼小的鬆石蜂吧,

讓它們也在佛堂隨光陰流轉!

其十六

我的意中人啊,

竟然要佛前許身!

如果這樣,我也要走了,

我要到山洞中度過餘生!

其十七

我來求有道高僧,

指一條光明之徑,

怎奈我不能回心轉意,

又失足到愛人懷中!

其十八

我默想上師的麵容,

怎麼都不能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