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高維春陪我到三河鎮,中午在一家朝鮮族農家用餐。盤腿坐在炕上,一笸籮蘸醬菜,野菜長在大地,吃時采摘,葉子浮有水濕。其中“美哪裏”、蘇子葉新從地裏摘出,這兩種野菜,味足清新。我認識蘇子葉,“美哪裏”麵相熟,不敢說它的名字,高維春告訴我,它就是水芹菜,“美哪裏”是朝譯漢的名字。
醬這種習俗,關雲德曾做過考證。據說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年南征北戰打天下,統一女真各部後,又率兵南下。由於連年征戰,軍中給養是大問題,經常缺少鹽,將士們的體力明顯下降,努爾哈赤想出一計,每次行軍到一個地方,都派兵士們去征集豆醬,做成醬塊,用作軍中必須保證的給養之一,行軍打仗,每頓飯以醬蘸食山野菜為主要副食菜品。為給作戰將士補充營養,廚師們將白菜葉洗淨,用製作出的四種菜醬:榛子醬、黃瓜醬、豌豆醬、蘿卜醬,包菜包飯吃,這種方便快捷而富有營養的食品,大大提高了八旗將士們的征戰能力,在軍事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打了不少大勝仗。清軍一路南下,所向披靡,所以,八旗將士們都稱醬菜包為“勝利包”,滿語稱為“乏克”,即吃“包兒飯”的意思。
“包兒飯”延邊叫“打飯包”,大人小孩都好這口。生菜攤在掌中,放上一勺米飯,幾段香菜和蔥絲,夾醬包起來吃。隻要有醬,有生菜和米飯,人們總要“打飯包”。這種吃法,一代代地傳下來。
遠離家鄉,未改吃醬的習慣,一天三頓飯,不能無醬。我來山東三十年,還是吃不慣甜麵醬,原料不一,工藝不一,醬入口的味道不同。劇場街有一家敦化人開的東北特產商店,妻子常去買一些,大米、蘑菇、木耳、道拉吉根、粉條、鹹菜,自然還有大醬。
2007年6月,高維春陪我到三河鎮,中午在一家朝鮮族農家用餐。盤腿坐在炕上,一笸籮蘸醬菜,野菜長在大地,吃時采摘,葉子浮有水濕。其中“美哪裏”、蘇子葉新從地裏摘出,這兩種野菜,味足清新。我認識蘇子葉,“美哪裏”麵相熟,不敢說它的名字,高維春告訴我,它就是水芹菜,“美哪裏”是朝譯漢的名字。
醬這種習俗,關雲德曾做過考證。據說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年南征北戰打天下,統一女真各部後,又率兵南下。由於連年征戰,軍中給養是大問題,經常缺少鹽,將士們的體力明顯下降,努爾哈赤想出一計,每次行軍到一個地方,都派兵士們去征集豆醬,做成醬塊,用作軍中必須保證的給養之一,行軍打仗,每頓飯以醬蘸食山野菜為主要副食菜品。為給作戰將士補充營養,廚師們將白菜葉洗淨,用製作出的四種菜醬:榛子醬、黃瓜醬、豌豆醬、蘿卜醬,包菜包飯吃,這種方便快捷而富有營養的食品,大大提高了八旗將士們的征戰能力,在軍事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打了不少大勝仗。清軍一路南下,所向披靡,所以,八旗將士們都稱醬菜包為“勝利包”,滿語稱為“乏克”,即吃“包兒飯”的意思。
“包兒飯”延邊叫“打飯包”,大人小孩都好這口。生菜攤在掌中,放上一勺米飯,幾段香菜和蔥絲,夾醬包起來吃。隻要有醬,有生菜和米飯,人們總要“打飯包”。這種吃法,一代代地傳下來。
遠離家鄉,未改吃醬的習慣,一天三頓飯,不能無醬。我來山東三十年,還是吃不慣甜麵醬,原料不一,工藝不一,醬入口的味道不同。劇場街有一家敦化人開的東北特產商店,妻子常去買一些,大米、蘑菇、木耳、道拉吉根、粉條、鹹菜,自然還有大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