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被困在一起了(1 / 2)

學校叫黃梅嶺中學,也是這個鄉裏,唯一的中學。從初一到初三,有十四個班。

其中初一六個班,初三,初二各四個班。

車子開始學校,校領導和教育局領導,早在這裏等候了。夏芳菲要做的是,把這學校的一切情況,做一次專門的報道。

洪山縣很窮,縣政府辦公室如此簡陋,但是他們的教育事業,即使跟長寧縣相比,也遜色不了多少。

走進校門,氣勢雄偉,莊嚴氣派。

*場很大,前端有一個水泥台子,台子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新得發亮的不鏽鋼柱子,格外耀眼。

五層高的教學校,兩個樓梯口,樓梯口也很寬敞,完全可以避免擁擠。旁邊有一棟實驗樓,高三層,安裝的全部是鋁合金窗子。

在這個年代,很多新型的門窗開始問世,新的建築大都采用塑鋼,鋁合金門窗,玻璃幕牆。

而這裏的學校,也算是跟得上時代。

顧秋和夏芳菲在校領導和教育局領導陪同下,來到初一班的教室。

全新的課桌,寬敞明亮的教室,透明的玻璃,雪白的牆壁,還有已經用塑料紙包裹起來,閑置的吊扇。

老師在講台上,繪聲繪色傳授著知識,學生們在下麵聽得很認真,時不時聽到沙沙的寫字聲。

這種感覺,讓顧秋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但絕對不是大學,而是他的初中,高中時代。

校長說,“我們得感謝縣委,縣政府對我們教育事業的支持,我們洪山縣雖然貧困,但是縣委,縣政府從來都不小氣,把能夠擠出來的每一分錢,都花在教育事業上。”

“縣長曾經跟我們說,我們可以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沒錢修路,但我們不能讓下一代不讀書。知識改變世界,知識改變未來,知識改變我們的生活。或許有的人不能了解我現在的做法,但是相信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後,他們就會明白我的用心良苦。”

“我們要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真正落到實處。”校長還說,“兩年前,有個單位的一些同誌,挪用了部分資金,用來公款吃喝上,結果被縣長知道,二話不說,直接就下了他。官不論大小,一律開除。”

校長的一席話,深深地感觸了顧秋和夏芳菲。

一行人來到實驗室,教導處主任道:“這裏的所有實驗儀器,都是學生們,家長,老師,從牙縫裏擠出來的資金買的。為了搞這個實驗室,我們花費了很多心思。我們校長,甚至把嫁女兒的錢都搭上了。”

夏芳菲有些微微動容,校長卻訕訕地道:“這事就不要提了。丟人不!”

夏芳菲隨著他們一起來到食堂,看到食堂裏竟然分成二個等級。有初一餐,初二餐,初三餐。

她就覺得奇怪,為什麼要這麼分呢?

校長解釋,“初中生都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很重要。但是初三的學生,學習任務重,晚上通常複習很深夜,因此初三的學生,我們給予特別加餐。”

想得還真周到,夏芳菲看了顧秋一眼,看到顧秋拿著筆記本不時記著筆記。

夏芳菲道:“你們的工作的確不錯,做得很到位,堪稱全市之典範,我們這期節目,就是專門針對你們這種對教育事業的重視,而廣泛宣傳。要號召全市人民和其他地區,都向你們學習。當然,如果能爭取到一些資金,可以解決洪山縣境內交通問題,那是再好不過了。”

“做為一名媒體人,新聞工作者,我希望你們能夠繼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你們是南川市的驕傲,也是南川人民的榜樣。”

校長和教育局的同誌,很謙遜地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夏台長過獎了。”

後來參觀他們的住宿樓,校長說了,“在工資待遇上,教師工資雖然不高,但是洪山縣從來都不拖欠教師工資,這一點,與目前正鬧得沸沸揚揚的其他地方,完全是截然相反。有時鄉政府工作人員沒有發工資,他們教師的工資都按時發放。”

最近幾乎,一些地區教師待遇跟不上,工資常常拖欠半年之久,有的甚至更長,而洪山縣居然做到了,不拖欠教師一分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