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01年夏,藍天航空迅速成長茁壯。每隔五周,藍天即購進一架空中巴士,增加一條新的航線。2001年6月,藍天航空簽下了一紙新合約,未來十年將購買48架空中巴士A320型客機,訂單總數將達131架。

由於藍天航空的績效卓著,所以他們訂了一個日子,向證券交易所遞交填妥的注冊表單,申請上市股票。那天正是2001年9月11日。很顯然的,當天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使得整個局麵為之改觀。恐怖主義分子攻擊世界貿易中心大樓,聯邦航空局下令關閉空中交通,任何人想要在那一天遞送任何申請文件,恐怕都要無限期延後了。

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美國航空業可說是哀鴻遍野。有好幾家航空公司苟延殘喘地經營著,隻求維持償債能力。由於藍天航空創業時即握有充裕的資金來源,因此能安然度過此次風暴,甚至仍然有利潤。到了2002年春,藍天航空仍然以其健全的財務基礎,再度遞送申請上市的文件。藍天航空是911事件後第一家成功申請上市的航空業者,順利賣出16%股份的590萬股新股,市值14,730萬美元。2002年4月12日,藍天航空股票在那斯達克掛牌交易,一個月內,藍天股票價格即因買氣強勁而上漲了一倍。事實上,藍天航空的市值一度是美航、聯航及達美航空市值的總和。

藍天航空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2003年9月,新聞媒體爆料說,藍天航空(還有聯航、美航及西北航空)允許聯邦調查局進入公司的乘客資料庫,以過濾出對安全有威脅的高危險分子。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或許值得讚許,但這樣確實違反了藍天主張維護乘客隱私權的政策。尼爾曼雖然事前並不知情,但仍出麵代表公司全體向社會大眾致歉,承認此舉是一項錯誤。撇開這次失誤,藍天航空已贏得航空業多個獎項,包括「年度最佳航空公司獎」。

「我們並未預料會發生911事件,也未料到美國會發動第二次波斯灣戰爭,更不知道未來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但我們清楚知道,外麵有一群處心積慮要讓我們從市場上消失的競爭對手,因此我們必須牢牢記住三件事:推出最好產品、維持最低成本、保有最充裕資金。過去我相信這個道理,現在我更加相信,如果你想要渡過難關,一定要有最好的產品,維持最低的成本。不管你從事哪種產業,幹洗業或是加油站,隻要你有最好的產品,維持最低的成本,就可以順順利利做生意,甚至不怕景氣變差。」

──尼爾曼

尼爾曼認為自己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努力維持及塑造藍天航空的文化。他不斷利用各種場合,以身作則示範該如何落實公司的五個核心價值──安全、關懷、正直、樂趣及熱情。

「在藍天航空,有什麼事降臨到你頭上,我們在乎的程度隻占10%,但對你如何回應發生的事件,我們在乎的程度卻占了90%。我真的相信,某些人就是有能力掌握時機趁勢而起,而且保持最佳態度,這種人到了任何環境都能成功。」

──尼爾曼

從信守承諾的角度來看,尼爾曼的表現也高人一等。他一直拒絕領取藍天航空的股票選擇權。他所持的理由是,他已擁有公司12%的股票,這些錢已足夠養活他全家人。他同時堅持領取一般公司執行長的年薪,約20萬美元,遠低於其他航空公司執行長的行情。令人吃驚的是,尼爾曼及總裁巴格兩人,將他們20萬美元的年薪,全部捐給「藍天航空空勤人員災難基金」,並提供未來有特別需要救助的員工援助。公司也鼓勵空勤人員以個人名義捐款給這項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