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青年,在拿到博士學位後,回家問家人:“我已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還要學什麼?”家人說:“學做人!”是啊,天下之大,知識浩瀚,每個人窮畢生之力,能學到百分之二、三已屬難能可貴。中國有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千萬不要以為你所學、所知的東兩已經夠了,學無止境,蓋棺乃止。
許多人認為,學習隻是青少年時期的事情,隻有學校才是學習的場所,自己已是成年人,並且早已步入社會,再沒有什麼必要去學習了。
其實不然,學習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人類曆史在不斷發展,現代化的科技也日新月異地發生著變化,如果你要適應瞬息萬變的高科技時代,就要不斷學習。
環顧古今,每一次社會的變革和曆史的前進,都是依靠知識作為其堅強的後盾,可以說知識是推動人類文明前進的最大動力。而世界每時每刻都在不停變化,如果我們在這一刻停下來,難保下一秒不會被時代無情地拋棄。若你是一個明智的人,就必須要不斷求知,不斷地豐富自己。
這是美國東部某一大學期終考試的最後一天。在一座教學樓的台階上,一群大四學生聚集在一起,正在討論幾分鍾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這是他們在參加畢業典禮和工作之前的最後一次測試了。
一些人在談論他們已經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則在討論他們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工作。懷著經過4年的大學學習所獲得的自信,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並且能夠征服整個世界。
對即將進行的考試,他們知道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教授說他們可以帶需要的教科書、參考書和筆記,隻規定考試時他們不能彼此交頭接耳。
他們興高采烈地走進教室,教授把考卷發下去,學生都喜形於色,因為學生們注意到隻有五個論述題。
三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考卷。學生們似乎不再有信心,他們臉上顯露出難以描述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裏拿著考卷,麵對著全班同學。
教授端詳著麵前學生們憂鬱的臉,問道:“有幾個人把五個問題全答完了?”
沒有人舉手。
“那麼,有幾個答完了四個?”
仍舊沒有任何動靜。
“三個?或者兩個的呢?”
學生們開始坐立不安。
“那麼一個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個吧?”
全班學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說:“這正是我所預期的效果。不要認為你們已完成了四年機械學科的教育,就無所不能了,其實,仍舊有許多與此相關的問題你們全然不知。”
於是教授帶著微笑說下去,“這個科目你們都會及格,但希望你們記住,學無止境,你們在這個大學的教育隻是整個人生教育中很小的一部分,你們的教育其實隻是開了一個頭。”
沒錯,學校裏獲取的教育僅僅是一個開端,如果就此停滯了自己學習的腳步,終會被時代的激流所淘汰。
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調查顯示,半數的勞工技能在1至5年內就會變得一無所用,而在以前,技能的淘汰是7至14年。特別是在工程界,大學的知識在畢業10年後還能派上用場的不足1/4。不進則退,學習已變成隨時要進行的功課。
而且,如今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中,人們對知識的依賴也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