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當舞太極拳(第一更)(1 / 2)

武當太極拳,又稱張三豐原式太極拳,共有七十二式,傳聞是由武當十三式太極拳演化而來,貌似還有一個三十六式的版本。

王天語並沒有係統的學過太極拳,隻是在他出生那個時空,即前世看過的各式圖譜,穿越後記憶猶新,經他時不時亂打一氣,而成了他時刻都在不停修改的王式太極拳。

這跟他前世看過的電影不無關係,你看影視中的太極高手,與人過招就像玩一樣,雖然被誇張化了,但是並不代表沒人可以誇張的打出來。

一動無有不動,這和引一發而動全身是同一個意思,也就是說打拳時要心到、眼到、手到、腳到,要以腰為軸,所有動作一口嗬成,就會給旁人一種協調、自然的感覺。

一靜無有不靜,說的是心停、眼停、手停、腳停,腰不動,這是一種蓄勢,是引而不發,一發而必先製人。

福特號上,多餘的座位都被收了起來,而空出來的地方就成了張君寶的練武場。

太極拳是內家拳,不像外家拳那般大開大合,它隻是需要很小一塊區域,如直徑一米的太極陰陽圖中變化位置即可。

太極陰陽圖是通過儀器投出來的影像,張君寶此刻教導的人也不是王天語,而是毛新民。

華夏聯盟的九個人,加上王天語,此刻都在福特號上,也都在乘員倉裏。

第一站,他們將會去江西鷹潭的龍虎山與黃派首領孫立文見麵,同時還會把不相幹的人送走,更是準備讓毛新民在龍虎山麵壁思過。

不知為什麼,也許跟小鬼子信仰的是神道教有關,華夏聯盟回歸華夏大地後,是先滅武當,後占龍虎,這兩個地方都是道教有關,更是和張天師有關。

憑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龍虎山和武當山一樣,都是道教聖地,相傳武當派開山鼻祖張通(張三豐,字君寶),是天師教正一派的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的後裔。

“第一式,太極起手。...毛中興,你跟著我做。...兩拳握至腰眼下,半麵向左轉,眼平視,意守丹田。”

“第二式,提手上式。...將腰眼下的兩拳由上式向左提起,左覆而左仰。”

“第三式,右向擠手。...注意了,由這一式起,以後各式均需以腰為軸,手腳並用。...看我步法,橫開右步,右手推出,左手扶右腕下,因仰者為陽手,覆者為陰手,故此式即右陽左陰,盞太極者,即陰陽二氣孕化而成也。...”

“第四式,左向擠手。...這裏又要注意了,注意手腳並用。左手推出時,你的左腳要稍稍前移,當手停下時,你的左腳也要移到位,既不能手快,也不能腳慢,必須要使上下動作諧調圓潤。”

“停!張道士,問個問題,第三式擠手能不能先向左擠再向右擠,如若不能,請說明原因,若是能,那為什麼第三式不是左向擠手?”

雖說張君寶是在教毛新民,可現場的學員卻不隻有毛新民一人,而是全員總動,就連早已學過的蔣光輝和另一個名叫鄧建中的青年男子也在一旁演練起來,最後更是交上了手。

歐陽宇不需要再當內應了,即便是想當,人家小鬼子也不敢要,他與孫清清和毛倩倩四女一樣,學的是詠春拳,這個時空有霍元甲,有黃飛鴻,也有葉問,更是有李小龍,但卻是沒有李小龍創建的截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