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鄂爾多斯的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1 / 3)

“鄂爾多斯現象”的本質並不是鄂爾多斯人放“高利貸”發財致富,而是地方政府靠土地財政和大力發展房地產業拉動GDP增長,再加上鄂爾多斯人缺乏理性思維的能力,一下子蓋了當地居民幾十年都住不完的房子,導致市場嚴重供大於求,流動資金鏈崩斷,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所謂的“高利貸”是一些中小商人利用自己手中的錢放給窮人而賺取過高的利息來牟利,是一項利潤極大的生意。鄂爾多斯的高利貸商人則不同,他們幾乎都是中間商,從普通老百姓手中以高於銀行利率的利息籌集資金,然後再以更高的利息轉放給當地的房地產商人。因此一旦房地產市場疲軟,資金鏈條就要崩斷,進而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因此,“鄂爾多斯現象”沒有什麼新鮮和奇怪的地方,無非是“非法集資”所造成的“經濟泡沫”。

究竟是財富駕馭頭腦,還是頭腦駕馭財富

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說過:“在長期預期的基礎上進行投資,如今已經變得非常困難,不太可行了。嚐試這種投資的人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承擔的風險,要比那些對大眾行為進行預測的一般投資者大得多;而且如果他的智商一般,則可能會犯下更為災難性的錯誤。更何況人生苦短,急功近利乃是人類的本性,他們對於迅速致富近乎癡迷,很久以後才能到手的利潤在普通人看來自然大打折扣。”曾幾何時,鄂爾多斯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能不能告訴我一個賺錢快又不費力的生意?”鄂爾多斯人見了麵最常問的就是:“你又買什麼好車了?你在北京買房子了嗎?”可見,大多數鄂爾多斯人內心還沒有形成真正的財富觀和價值觀,他們的財商很低。他們羨慕名車豪宅,談論一夜暴富,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吃喝嫖賭和貪圖享樂,他們最理想的去處就是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澳門的賭場和沙特的迪拜。很顯然,放高利貸和搞房地產是來錢最快的生意,既不需要費多大力氣,也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商,隻要膽子大,敢於買地,敢於從老百姓的手中高利集資,就能夠一夜暴富。於是“悲劇”就這樣開始。

美國猶太經濟學家彼得·伯恩斯坦是著名的金融史學家,他幾乎見證了過去一個多世紀裏的每一場金融危機。他也是極少數親曆過1929年經濟大蕭條,並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依然活躍在市場上的人。在目睹了險象叢生的市場起伏和波瀾壯闊的金融活動以後,他在《繁榮的代價》一書中對金融與市場風險提出了發人深省的警告:“今天的投資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曆史感。假如對曆史多一點理解和了解,很多人也許就能夠避免市場崩盤所帶來的傷害。”因此,當鄂爾多斯最繁榮的時候,政府的某些官員和頭腦發燒的房地產商人早應該冷靜下來聽取知識分子的耐心勸告。可悲的是,鄂爾多斯的商人靜不下心來,鄂爾多斯也沒有多少真正的文化人和真正的知識分子進行嚴肅而理性的思考。嚴格地說,鄂爾多斯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人們還沒有來得及做好發財以後的心理準備就出問題了。

“鄂爾多斯現象”的本質並不是鄂爾多斯人放“高利貸”發財致富,而是地方政府靠土地財政和大力發展房地產業拉動GDP增長,再加上鄂爾多斯人缺乏理性思維的能力,一下子蓋了當地居民幾十年都住不完的房子,導致市場嚴重供大於求,流動資金鏈崩斷,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所謂的“高利貸”是一些中小商人利用自己手中的錢放給窮人而賺取過高的利息來牟利,是一項利潤極大的生意。鄂爾多斯的高利貸商人則不同,他們幾乎都是中間商,從普通老百姓手中以高於銀行利率的利息籌集資金,然後再以更高的利息轉放給當地的房地產商人。因此一旦房地產市場疲軟,資金鏈條就要崩斷,進而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因此,“鄂爾多斯現象”沒有什麼新鮮和奇怪的地方,無非是“非法集資”所造成的“經濟泡沫”。

究竟是財富駕馭頭腦,還是頭腦駕馭財富

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說過:“在長期預期的基礎上進行投資,如今已經變得非常困難,不太可行了。嚐試這種投資的人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承擔的風險,要比那些對大眾行為進行預測的一般投資者大得多;而且如果他的智商一般,則可能會犯下更為災難性的錯誤。更何況人生苦短,急功近利乃是人類的本性,他們對於迅速致富近乎癡迷,很久以後才能到手的利潤在普通人看來自然大打折扣。”曾幾何時,鄂爾多斯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能不能告訴我一個賺錢快又不費力的生意?”鄂爾多斯人見了麵最常問的就是:“你又買什麼好車了?你在北京買房子了嗎?”可見,大多數鄂爾多斯人內心還沒有形成真正的財富觀和價值觀,他們的財商很低。他們羨慕名車豪宅,談論一夜暴富,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吃喝嫖賭和貪圖享樂,他們最理想的去處就是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澳門的賭場和沙特的迪拜。很顯然,放高利貸和搞房地產是來錢最快的生意,既不需要費多大力氣,也不需要非常高的智商,隻要膽子大,敢於買地,敢於從老百姓的手中高利集資,就能夠一夜暴富。於是“悲劇”就這樣開始。

美國猶太經濟學家彼得·伯恩斯坦是著名的金融史學家,他幾乎見證了過去一個多世紀裏的每一場金融危機。他也是極少數親曆過1929年經濟大蕭條,並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依然活躍在市場上的人。在目睹了險象叢生的市場起伏和波瀾壯闊的金融活動以後,他在《繁榮的代價》一書中對金融與市場風險提出了發人深省的警告:“今天的投資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曆史感。假如對曆史多一點理解和了解,很多人也許就能夠避免市場崩盤所帶來的傷害。”因此,當鄂爾多斯最繁榮的時候,政府的某些官員和頭腦發燒的房地產商人早應該冷靜下來聽取知識分子的耐心勸告。可悲的是,鄂爾多斯的商人靜不下心來,鄂爾多斯也沒有多少真正的文化人和真正的知識分子進行嚴肅而理性的思考。嚴格地說,鄂爾多斯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人們還沒有來得及做好發財以後的心理準備就出問題了。

發了財並不等於成功,真正的成功是擁有知識和智慧。文化和智力的壽命比金錢更長。

很顯然,隻有正確地認識財富,才能很好地駕馭財富。與過去30年迅速增長的財富相比,中國人的財商,也就是管理財富的綜合能力卻異常匱乏。提高財商是人們科學管理財富,追求美好人生的基礎和決定性條件。所謂的財商,由四大元素構成,即:財富知識、財富態度、財富行為和財富性格。也就是說,隻有高財商的人才能真正創造財富和駕馭財富。因此,對於當下的鄂爾多斯人來說,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思考和回答:究竟是頭腦駕馭財富,還是財富駕馭頭腦?這是一個永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