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學習的內容魚龍混雜,死知識和意識形態色彩很濃。孩子從小就要學習“思想品德課”,其實就是“政治課”。為什麼孩子從小就要熱愛黨熱愛祖國母親呢?其實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和小學生來說,這種概念很抽象。本來我的媽媽就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就是我的爸爸,是他們生我養我的,怎麼突然冒出一個祖國母親?孩子們搞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我們把這種意識形態色彩很濃的思想一直從小學開始就灌輸給孩子,讓孩子從小就對《思想品德》課非常反感。所以很多有識之士提出要取消《思想品德》課和《政治》課,創設《公民教育》課,這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除了政治課以外,還有語文課和曆史課,很多內容也是魚龍混雜。比如,我們學過的《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朱總司令的扁擔》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課文,這對於一個外國的孩子來說,他就搞不明白:一個政府總理的辦公室,老亮著燈說明你工作沒有效率,不僅沒有節約用電,還說明你不會休息。你既然是總理,就應該成為大家的公仆,為大家服務是你應盡的職責,你就應該提高效率,否則遲早會把你累死。包括《朱總司令的扁擔》,你的扁擔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是你個人熱愛勞動的一種表現。所以,孩子們對很多具有意識形態色彩的課文理解不了。
第四,學習過程枯燥乏味,“題海戰術”外加“考試集中營”。中國的那些所謂的有名的學校,包括河北衡水中學,湖南長郡中學,以及許多北京所謂的著名中學,都是這種狀態。越有名的中學,其實越注重考試,而老師又不追求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也不探究快樂而高效的學習方法,主要是大批量地做題,最後把學校辦成了“監獄”,導致孩子們非常討厭上學。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的孩子小學上了6年,中學上了6年,大學上了4年,總計上了16年學以後,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據權威資料顯示,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真正能找到工作的隻占到畢業生總數的30%。而且很多人在高中畢業以後就把課本丟了或者燒了,並且再也不想學習了。教育的本質第一是自我教育,第二是終身教育,不管是誰,都應該養成熱愛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如果你不學習的話,就不能與時俱進,最終會被社會淘汰。
在2015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基本國策,和我在2015年1月出版的《智慧的國度》一書中所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而且在剛剛舉行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中共中央也把創業和創新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因為中國原來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創新創業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大勢所趨。要想創新創業成功,就必須有高質量的人才;要想有高質量的人才,就必須開辦優質的教育。
第三,學習的內容魚龍混雜,死知識和意識形態色彩很濃。孩子從小就要學習“思想品德課”,其實就是“政治課”。為什麼孩子從小就要熱愛黨熱愛祖國母親呢?其實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和小學生來說,這種概念很抽象。本來我的媽媽就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就是我的爸爸,是他們生我養我的,怎麼突然冒出一個祖國母親?孩子們搞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我們把這種意識形態色彩很濃的思想一直從小學開始就灌輸給孩子,讓孩子從小就對《思想品德》課非常反感。所以很多有識之士提出要取消《思想品德》課和《政治》課,創設《公民教育》課,這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除了政治課以外,還有語文課和曆史課,很多內容也是魚龍混雜。比如,我們學過的《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朱總司令的扁擔》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課文,這對於一個外國的孩子來說,他就搞不明白:一個政府總理的辦公室,老亮著燈說明你工作沒有效率,不僅沒有節約用電,還說明你不會休息。你既然是總理,就應該成為大家的公仆,為大家服務是你應盡的職責,你就應該提高效率,否則遲早會把你累死。包括《朱總司令的扁擔》,你的扁擔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是你個人熱愛勞動的一種表現。所以,孩子們對很多具有意識形態色彩的課文理解不了。
第四,學習過程枯燥乏味,“題海戰術”外加“考試集中營”。中國的那些所謂的有名的學校,包括河北衡水中學,湖南長郡中學,以及許多北京所謂的著名中學,都是這種狀態。越有名的中學,其實越注重考試,而老師又不追求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也不探究快樂而高效的學習方法,主要是大批量地做題,最後把學校辦成了“監獄”,導致孩子們非常討厭上學。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的孩子小學上了6年,中學上了6年,大學上了4年,總計上了16年學以後,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據權威資料顯示,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真正能找到工作的隻占到畢業生總數的30%。而且很多人在高中畢業以後就把課本丟了或者燒了,並且再也不想學習了。教育的本質第一是自我教育,第二是終身教育,不管是誰,都應該養成熱愛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如果你不學習的話,就不能與時俱進,最終會被社會淘汰。
在2015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基本國策,和我在2015年1月出版的《智慧的國度》一書中所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而且在剛剛舉行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中共中央也把創業和創新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因為中國原來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創新創業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大勢所趨。要想創新創業成功,就必須有高質量的人才;要想有高質量的人才,就必須開辦優質的教育。
而我們的教育現在還停留在一個非常落後的階段,內容幾十年如一日,孩子們厭學率很高,如何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如何創新創業?大多數孩子比較麻木而且沒有理想,許多孩子手機成癮上網成癮,除了睡覺以外,幾乎離不開手機電腦。另外一部分是單親家庭,孩子不僅身體弱小,而且內向孤僻,不願與人交流。那麼,大家認為這些孩子能否成為未來真正的接班人呢?這種教育現狀向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仿佛一枚釘子一樣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上,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和反省中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