櫥窗裏的女神(2 / 2)

汪洋在一家外企上班,中層階級。相比較曾經帶傅美子出入各種高檔場所的前夫,不算特別優秀。

他待人禮貌,懂進退。對傅美子表達過自己的好感,傅美子以不能忘記情傷為理由拒絕了。

傅美子以為,這個年紀,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不會冒險等待一份毫無把握的感情,何況理智如汪洋。

她想錯了。汪洋就這樣不遠不近地,好像隻要一有需要,他就能隨時出現。

傅美子問,你喜歡我什麼?

汪洋說,隻要是你,都喜歡。

傅美子一瞬間有些感動,年少時,也曾有人對她說這些。但事實證明,不過都是一時戲言。承諾,不過是為了配合氣氛才許下的,就像燭光,像玫瑰。燭光會滅,玫瑰會謝。

姐姐在40歲高齡產下一子,因為超生,上戶口成了難題。傅美子出主意,讓外甥跟著她生活。戶口落在傅美子名下,顯然是很好的選擇。可前提是,傅美子需要有一個家庭,一個老公。

傅美子找到汪洋,求他幫忙。作為酬勞,離婚後將會把她所經營的書吧送給汪洋,雖然書吧並不怎麼盈利。

書吧起初就是汪洋幫忙開起來的,傅美子覺得汪洋會好好經營。

兩個人沒有婚禮,隻是在民政局花了九塊錢,領了紅本。之後,外甥的名字就寫在了傅美子的戶口本上。

姐姐仍舊親自照料兒子,而傅美子和汪洋,過起了似是而非的二人世界。

她覺得有些不一樣,汪洋似乎更順理成章地關心她,為她做更多。直到傅美子覺得,似乎離不開這個人了。

後來,兩個人的婚拖拖拉拉,很久也沒離。汪洋總說不急,再緩緩。直到傅美子在城東開了第二家書吧,又在西二環開了第三家書吧。兩個人的婚,還是沒離。

傅美子和汪洋帶著外甥去海洋館,站在海底隧道中,外甥看著海底世界。傅美子看著汪洋,她說,要不我們就別離婚了,這樣過下去吧。

汪洋說,要把婚禮和蜜月旅行補回來。

傅美子問,為什麼我沒有早點兒遇到你?

汪洋說,你遇到過的,隻不過你沒發現。

傅美子知道,那幾年自己都做了些什麼,所以注定遇到些混蛋。沒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時候,如何指望遇到一個足以匹配的人。

chapter3

我以為書吧老板是單親媽媽,所以她帶著老公兒子一同出現的時候,我很驚訝。尤其當被告知,書吧已經在其他地方又開了兩間,我很想知道,這樣不盈利的生意,怎麼做下去的?

之後聽人說,書吧老板有其他生意做,可以養得起書吧。我很羨慕,因為我同樣想開一間這樣的書吧。

曾經因為陌生而產生的霧裏看花的錯覺,因為密切接觸而逐漸被打破。

而那個櫥窗裏的女神,也走到了現實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