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聽身邊的朋友說,很羨慕布唯。我問為什麼,朋友說你看,那個女人過得平淡,卻一點兒不乏味。
因為,布唯是個害怕乏味的女人啊。
chapter1
布唯覺得自己被坑了,剛入職新公司,不到半個月,總監跳槽走了。餘下她一個扛大梁,孤軍奮戰的滋味不好受。
回到家跟老媽抱怨,朋友聚會跟朋友抱怨。大家聽到這些,首先感覺到的就是矯情,然後當然勸她堅持下去。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嗎,守得雲開見月明。
布唯相當不理解的是,為什麼要死守在這,企圖證明自己真的可以獨當一麵,然後搞得自己每天蓬頭垢麵,灰頭土臉,像是剛跟人打過一架似的。
像機器人一樣過日子,太單調乏味。
王寶釧能夠苦守寒窯十八年,她起碼是為了個男人。而她呢,為了一份餓不死的薪水。布唯想,我一個視金錢如糞土,視名利如浮雲的人,無欲無求到這種境界,還要為難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是不是太不人道了?
不知道是不是沒過叛逆期,朋友越是勸她留下,她就越要反著來。悄無聲息地離職了,跟公司那邊說,她要去環遊世界,恐怕一時半會回不來。
對方用看一朵奇葩的眼神看著布唯半分鍾,同意了。公司就是公司,即便有個把文藝青年,對布唯的說法感到羨慕,也隻是一瞬間罷了。哪個老板喜歡這樣沒譜的員工,動不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公司還做不做了?
布唯在家宅了一周,老媽終於看不下去,把她趕出家門。好吃懶做實在不是布家的作風,她也十分不解,為什麼勤勞勇敢的布家,會生這麼一個不事生產的女兒?一定是出生方式不對啊。
後來布唯終於有了自己的主意,她要開個店。老媽聽了首先反對,她認為自己的女兒連自己都料理不好,別說料理一個店。朋友紛紛搖頭,覺得不靠譜。做生意不是過家家,風險太高,代價太大。
但是誰也沒攔住,布唯去報了班,學習甜品製作。然後就在小區門口,租了一個小門麵,開了家甜品店。從裝修到進貨,全部親自跟進,沒有一絲抱怨。
老媽覺得自家女兒一定是中邪了,才會這麼認真地做一件事。布唯撇嘴,不然呢,她可是把自己全部的積蓄都投入進來了。如果失敗,她就要做小伏低地求老媽賞飯吃。
每每想到此,布唯一顆心就如同燃起大火,壯誌淩雲。
甜品店裝修的很有味道,開業後引來了一部分顧客,但是因為布唯的甜品做的實在難吃,所以沒有什麼回頭客。
布唯拄著下巴歎氣,這家甜品店要是開在火車站旁邊,難吃點兒沒關係,反正客流量大,都是趕著去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可是開在了小區門口,進進出出全是熟人。她這堪稱黑暗料理的手藝,到時候別被鄰居戳著脊梁骨罵啊。萬一誰吃了她做的東西,懷恨在心,趁夜黑風高,殺人泄憤……
布唯想著,就覺得眼皮在跳。
後來老媽給她出了個主意,老太太也覺得不該把店開在小區門口,最起碼該開在隔壁小區。雖然鄰居會照顧生意,但是這麼難吃的東西,真的很難讓人多次照顧。
布唯哭喪著臉,說好的主意呢?老太太你也是來看我笑話的嗎?
老媽說,你如果長得貌若天仙,鄰居可能送你個雅號,叫“甜品西施”什麼的,頂著這個名號,估計也能吸引一些外來顧客。可你這臉蛋滿打滿算就占個中上……說著,老太太“嘖”了一聲,表示這事情很難辦。
老太太接著說,你的店除了難吃,沒什麼特色。不如你就專攻一道甜品,做出點兒樣子來,有個招牌產品,起碼也讓人有進店的理由。
雖然被老媽狠狠地挖苦了一頓,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她的話值得借鑒。於是,布唯去學習做酸奶布丁,力求“術業有專攻”。
布唯在學習做布丁的同時,還研究了一些營銷策略。當她真的把酸奶布丁做出各種花樣的時候,店裏的生意總算有了起色。
她覺得這就是自己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孩子啊,未來還得靠她含辛茹苦地養大。
chapter2
陳可樂發現小區門口開了一家甜品店,老板是住在小區裏的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個頭中上,長相中上,打扮隨性自然不做作,簡直就是為他陳可樂量身定做。
隨後當他發現這女孩做的一手難吃的甜品,印象分大打折扣。陳可樂安慰自己,人是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分合意的。總要有點兒拿不出手的才藝,方讓人覺得這是個接地氣的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