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二節 救人有功 目標朔方(2 / 3)

“嗯,彥舒,你看這樣可好:你讓侍女扶住夫人,使其在那塊大青石上正坐,你用輕紗將你母親頭部及上半身蓋住,我先站在夫人的後背,在其頸背、頭下等處下針,再蹲在夫人的麵前,在其手掌背部的虎口之處下針。之後,你和侍女一起扶住夫人,讓其靜坐兩刻之時,然後我再去針,雖不敢保證針下病除,卻也能讓夫人緩解病痛,以便接續趕路,於今晚入住和政郡,再找大夫為夫人好好診治。”李尋陽征求著王彥舒的意見。

“如此更好,請大哥趕緊為母親醫治!”說完,王彥舒一揖到地,然後便去與母親商量去了。

很快,按照李尋陽的要求,侍女扶著夫人在大青石上端坐好了,而王彥舒則翻出一塊紅綢將母親蓋住,然後請李尋陽醫治。

李尋陽則讓一衛士點好了一小堆火,從自己的包裹裏掏出讓特勒大叔幫忙采購的針灸包,拿出了四根銀針在火上烤了烤、消消毒,然後來到夫人背後,輕輕說道:“夫人,我下針之時,你會略有疼痛之感,還望夫人忍耐!”

夫人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旁邊的王彥舒則著急地說:“尋陽大哥,你就趕緊下針吧!”

李尋陽定了定神,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手上:

先在紅綢覆蓋的夫人頸背、頭下的大椎、風池兩處穴位飛快地下了兩針,施以平補平瀉之法;

然後,又來到夫人麵前蹲下,讓王彥舒扶著夫人的兩隻手臂,又迅速地在夫人兩手的合穀穴各下了一針,還是施以平補平瀉之法。

施針已畢,李尋陽站其身,囑咐王彥舒扶住夫人,小心陪伴,便走到一旁靜坐休息。

兩刻時間,轉眼即過,李尋陽又將四根銀針一一拔出,讓夫人披上厚衣靜養。

一刻之後,夫人臉上的紅暈悄然褪去,精神也好了許多,咳嗽似乎也沒有剛才那麼厲害了。

“多謝恩公,你又救了我一命!我自幼就有一些哮喘的毛病,雖已有多年未犯,可這幾天的奔波,加之偶感風寒,讓這毛病似乎又要犯了。多虧你及時施針,不然這病情肯定要加重了!”已有所恢複的夫人向李尋陽道謝。

“夫人言重了!夫人身體的底子原本不錯,我隻是略施援手而已。”

“恩公,過謙了!對了,恩公武技超群,何以又會醫術?”也許是這幾日已與李尋陽熟撚起來,加之經過這一連串的事情,內心之中已然接納了他,所以夫人也就沒有客氣,直接將心中的不解說了出來。

“夫人,我祖上便通曉醫理,自束發之年起,我便隨長輩在家鄉為鄉鄰義診,醫治過不少病人,所以略會一些醫術。今天,也是機緣巧合,正好對夫人的病情較為熟悉,因此才貿然下針,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了!”李尋陽隨意答道。

“恩公,真乃大才!不但武技超群,而且醫術了得,想必還有其他的本領……”夫人還待說下去,卻被李尋陽拱手打斷了。

“夫人,過獎!我隻是用了最簡單的針灸手法,取大椎、合穀、風池三穴,用平補平瀉之針法,留針兩刻,舒緩了夫人的病情。待今晚入住和政郡之後,還是要找一位醫術高超的大夫,為夫人細細診治,以免耽誤。到了靈州以後,還要請人為夫人施針以調理,取膻中、肺俞、天突、豐隆四穴,如吐出的痰稀白,需用艾條灸一刻有餘;如痰色發黃時,針剌,用平補平瀉法,留針兩刻。平日裏,常灸肺俞、氣海兩穴,亦可防止哮喘發作。”

李尋陽未待夫人答複,接著說:“夫人,現在時候已然不早,我們還需趕緊上路,以免耽擱太久誤了行程!”

夫人深以為然,緊忙招呼侍女扶她上車,並請李尋陽安排趕路。

李尋陽先與王彥舒騎馬並行:“彥舒,前麵就要到西溝了,據說常有賊人出沒,咱們需小心應對。我先在前麵探路,你叮囑衛士們戒備。”

“遵命!大哥,千萬小心!”雖然與李尋陽結識了才幾天的光景,可所發生的一係列事件,讓王彥舒越來越佩服起這位看起來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大哥哥,也就不知不覺地將他看作自己的親人,便越發關心起他的安危來了。

李尋陽衝他點了點頭,便打馬飛奔向前了。

雲馳載著李尋陽,不到半個時辰便來到西溝。

這裏的地勢,並不十分險要,周邊均是連綿起飛的山脈,落差不算太大,山也並不陡峭。然而,由於緊鄰西側河道之故,而河道又在此處拐了一個彎兒,因此官道也就隻好順勢成彎,宛如一個“幾”字。

加之東側靠近的山坡,大約因雨水衝刷的原因,立陡立崖的佇立在官道邊上,倘若官道上行走的人馬遭到突襲,一時之間還真是避無可避。

李尋陽微微頜首,果然是設伏的好場所!

他看看天色,似乎已到申時,再向四處張望了一下,本想找一條小路騎馬上山,卻發現附近還真是無路可走,正猶豫之間,猛然看到幾個人影在山坡上麵晃動,似乎在觀察著山坡下麵的他。

李尋陽略一思索,大聲衝著上麵喊道:“山坡上麵的朋友,可否下來見見?”

等了一會兒,未見回答,李尋陽氣沉丹田大喝一聲:“既敢窺視於我,緣何無膽相見?!”

一時之間,李尋陽的聲音在山地中回蕩,氣勢驚人,令人膽寒……

少頃之後,一陣馬蹄聲從前麵的彎道盡頭傳來,聽著雜亂卻沉重的馬蹄聲,李尋陽估計大約有四五十騎正向他奔來,他輕輕拍了拍雲馳,用右手提好大槍,左手則搭起涼棚,遮住漸漸西落的陽光,定睛觀看。

五匹快馬當先,後麵數十騎跟隨,一群服裝雜亂、拿著各式武器的大漢,衝著李尋陽狂奔而來,並在距他有一箭之地處停下。

當先的五名大漢,均是滿臉絡腮胡子,人高馬大,神情甚是彪悍,而後麵的一群人馬則有四十人之多,也多是身材魁梧、滿臉忿恨之徒。